第22章 西陲风云,暗流涌动

作品: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作者:小皇龙|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1 01:49:05|字数:7318字

【西域变局:大食使者现身疏勒】

建兴八年春末,疏勒城外。这座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的重要绿洲城市,是通往帕米尔高原与中亚的关键门户。如今,城门紧闭,街道上巡逻的士兵神情紧张。原来,就在数日前,一支来自西方的使团悄然入城——他们自称来自大食帝国,使者名叫穆罕默德·伊本·法赫德,带着哈里发的亲笔信函与大量金银珠宝,意图拉拢疏勒王与其结盟。与此同时,建兴使团也已抵达于阗,并在稍作休整后启程前往疏勒。消息传至建兴营地,礼部尚书李昭眉头紧锁:

“大食来得比预想更快。”

“若让其先我一步掌控疏勒,我军将难以深入西域。”

他立即召集副使张衡与影卫司首领商议对策:

加快行程,务必赶在大食使者完成谈判前抵达疏勒;

加强护卫,防止敌方刺探或制造冲突;

提前派出密探,打入疏勒宫廷内部获取情报。

张衡低声提醒:

“疏勒王素来多疑,且久居西陲,未必倾向中原。”

“我们需以利诱之,更须以势压之。”

李昭点头:

“此行非仅为外交,更是战略博弈。”

“今我使团所携者,不止丝绸珍宝,更有帝国之威。”

【疏勒朝堂:双雄对峙,王者抉择】

数日后,建兴使团抵达疏勒城下。疏勒王阿史那·帖木儿亲自在王宫设宴款待。然而,宴会之上,气氛并不轻松。大食使者早已先行一步,正坐在主宾之位,神态倨傲。他用略带挑衅的语气说道:

“尊敬的东方来客,贵国虽强,然远在万里之外。”

“而我大食,已在呼罗珊驻军十万,距此不过三月路程。”

“不知贵使可愿与我共劝疏勒王,合力建立‘东西联盟’?”

李昭不卑不亢地回应:

“贵国虽盛,却远在天边。”

“而我建兴,已据龙城、控河西、复敦煌,丝路畅通。”

“凡通我者,皆享太平、互市兴旺。”

“不知贵使,是否也能为疏勒带来如此和平与繁荣?”

两人言辞交锋间,疏勒王神色不定。他深知,一旦选择站队,便再难回头。这时,影卫司密探悄然送来一份密报:

“大食已遣使联络于阗、焉耆、高昌等国,意图建立反建兴联盟。”

“同时,粟特商人亦收到大食重金贿赂,欲拒建兴货物入城。”

李昭阅后心中一凛。他立刻做出决定:

“明日早朝,我要当众呈上陛下诏书!”

“并宣布一项前所未有的商贸政策——凡归附者,皆享免税十年之利!”

【建兴新政:丝路通商,万邦来朝】

次日清晨,疏勒王宫大殿内,群臣齐聚。李昭手持金印,朗声宣读赵信诏书:

“朕承天命,统御华夏。”

“今遣使西巡,非为征伐,实为通好。”

“凡归附者,皆赐封号,授官职,免税赋,保商旅。”

“若有抗拒者,亦不强求,然不得阻我通商之路。”

随后,他当场宣布三项新政:

“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区”设立

凡承认建兴宗主地位的国家,均可加入;

成员国内部取消关税,允许建兴商品自由流通;

建兴派遣官员协助管理边境市场。

“驿站共建计划”启动

在疏勒、于阗、高昌等地设立联合驿站;

提供安全住宿、水源补给、马匹更换;

派遣影卫司人员负责治安维护。

“文化互鉴工程”推行

派遣学者赴西域讲学,教授医学、数学、天文;

同时引进波斯音乐、印度佛经、大食医术,促进多元交流;

在长安设立“西域馆”,收藏各国典籍与文物。

这一番话,令在场众人震惊不已。许多原本犹豫的贵族纷纷表态支持归附。就连疏勒王也终于开口:

“建兴有此诚意,寡人岂能不识时务?”

“自今日起,疏勒愿奉建兴为宗主,共享丝路繁荣。”

【暗流涌动:大食反击,阴谋初现】

然而,就在建兴使团庆祝胜利之时,另一场危机正在酝酿。大食使者并未善罢甘休。他在离开前留下一句话:

“你们赢了一座城池,但还远远未赢下整个西域。”

当晚,疏勒城内发生一起纵火案——建兴使团存放礼品的仓库被焚毁,部分物资损失惨重。影卫司调查后发现,纵火者竟是几名伪装成粟特商人的可疑人物,疑似受大食指使。更令人不安的是:

于阗传来急报,称大食使者秘密会见当地权贵;

一名建兴商队在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遭不明武装袭击;

有人在夜间张贴告示,煽动百姓反对“外来统治”。

显然,大食不会轻易放弃西域的影响力。它已开始采用更为隐蔽的手段——策反、渗透、挑拨民族关系,甚至试图引发局部冲突。张衡忧心忡忡地说:

“这已不只是外交战,而是信息战与心理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方便以后阅读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22章 西陲风云,暗流涌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22章 西陲风云,暗流涌动并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