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义元年秋初,洛阳皇宫紫宸殿。黄河防线稳固,朝堂政局清明,外交布局完成。赵信深知,是时候主动出击了。他站在沙盘前,目光落在太原方向:
“要真正震慑天下,必须拿下太原。”
“这是李唐的根本之地。”
“若我们能将其夺下,天下望风而动。”
于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军事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战略部署:三路并进,围而不打】
赵信亲自制定作战计划,并调集全军精锐:
东路:由龙骧将军张玄统领五千“突击重骑”,沿汾水北上,佯攻晋阳东侧;
西路:由影卫司指挥使柳敬言带领三千“骑射弓骑”,绕道吕梁山,切断敌军粮道;
中路:赵信亲率一万主力部队(含“攻坚铁骑”与步兵),直逼太原城下;
战术核心为:
“围而不打,引敌来援。”
“以逸待劳,设伏歼敌。”
这一策略既避免正面硬拼,又能诱敌深入,发挥骑兵机动优势。
【首战告捷:吕梁山伏击战】
战役打响第三日,西路军率先取得突破。柳敬言率领“骑射弓骑”在吕梁山设伏,成功截断李唐从雁门关运往太原的粮队。战斗过程如下:
弓骑远程压制,箭雨覆盖敌军阵型;
山地骑兵突袭补给线,焚毁粮草;
敌军慌乱回撤时,伏兵四起,一举歼灭两千余人;
此战彻底动摇李唐守军信心,也证明“骑射弓骑”在复杂地形中的强大适应能力。
【军魂系统终极解锁:“西凉铁骑”觉醒】
就在太原战役进入白热化之际,赵信迎来了一个重大突破。他进入系统界面查看当前单位状态:
【当前单位:攻坚铁骑(经验值:700)】
【可进阶选项:
—— 西凉铁骑·破军(极限冲锋,战场撕裂者)
—— 西凉铁骑·无双(全能型,兼具防御与进攻)】
这是“西凉铁骑”系统的最终形态!赵信毫不犹豫选择“西凉铁骑·破军”。
【训练启动中……】
【需补充资源:古羌族战马血统、特殊冶炼铠甲、战场模拟器升级】
这意味着他必须加快战马培育与军工升级进程。但他知道,这一步一旦完成,洛阳将拥有真正的战争机器。
【后勤保障强化:建立“野战兵站”体系】
为了支撑大规模远征作战,赵信下令:
在前线设立“野战兵站”,储备粮食、武器、药品;
推行“随军工坊”制度,由工匠随军出征,现场维修装备;
启用“轮班制”运输体系,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
派遣民夫修筑临时道路,提高军队机动效率;
这些措施极大提升了远征军的持续作战能力,也为日后更大规模战役奠定基础。
【太原合围:诱敌决战】
十月初,中路军抵达太原城下,完成合围。赵信并未急于攻城,而是采取心理战与消耗战结合的方式:
城外广布战旗,制造大军压境之势;
夜间点燃火把,营造不眠不休的假象;
派遣使者入城劝降,分化敌军士气;
果然,太原守将刘弘基急报李渊求援。李渊果然中计,命令驻守晋阳的李建成率军南下解围。赵信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在途中设伏,利用“西凉铁骑·破军”首次参战的机会,发起雷霆一击。
【决战霍州:西凉铁骑再现神威】
霍州郊外,李建成大军刚刚过河,便遭遇伏击。赵信一声令下:
“西凉铁骑·破军”自山道杀出,如猛虎扑羊;
“骑射弓骑”占据高地,箭雨封锁敌军退路;
“攻坚铁骑”从侧翼包抄,分割敌军阵型;
短短半日之内,李建成所部溃不成军,死伤过万,残部逃回晋阳。此役,成为隋末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之一。
【尾声:太原在望,天下震动】
夜色降临,赵信站在高地上,望着远方的太原城墙。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如今的洛阳,不再是那个只能防守的孤城。它有了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战术、自己的战略眼光。而这一切,只是开始。他低声说道:
“真正的帝国,不是靠一次胜利建立的。”
“而是靠一代人的胆识与决断。”
风起云涌,乱世未定,而他的道路,仍在继续……
建义元年秋中,太原城外大营。霍州一役后,李建成所部溃败,太原守军士气跌至谷底。赵信知道,时机已到。他站在沙盘前,对众将说道:
“我们不是来围城的。”
“我们要彻底拿下它。”
“从今夜开始,全面进攻。”
一场决定天下格局的战役,就此打响。
【太原攻城战:三日破城】
赵信亲率大军,于夜间发起总攻。战术部署如下:
第一日:火攻东门,制造混乱
使用火油箭点燃护城河上的浮桥;
骑射弓骑掩护工兵挖掘地道;
第二日:攻坚铁骑强攻南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