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河东之战,洛阳防线首战告捷

作品: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作者:小皇龙|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1 01:44:46|字数:5786字

“若你们能守住洛阳,朕自然不必亲征练兵。”

他随即命人呈上一份密报:

“这是影卫司昨日截获的情报。”

“有人暗中联络李唐,意图在京城策应其南侵。”

他冷冷地扫视群臣:

“谁想对号入座?”

众人默然,杨玄感脸色铁青,却不敢再言。

【人事更替:新政派崛起】

赵信并未止步于言语震慑。他深知,要真正稳固皇权,必须换掉一批“只知清谈”的旧官僚,启用真正能做事的新政派。于是,他在接下来十日内接连发布数道诏令:

兵部尚书裴矩升任枢密使,统筹全国军务;

工部尚书宇文恺兼任兵械总管,负责武器生产与战备调度;

影卫司总管柳敬言加封参议大臣,参与朝政决策;

原禁军副将张玄晋升为龙骧将军,统领西凉重骑;

新设“军政学堂”,由赵信亲自授意,培养新一代军官与行政官员;

这些任命打破了以往“门阀世袭”的惯例,引发了旧贵族的强烈不满。但在百姓与基层将士眼中,却是焕然一新的希望。

【军魂系统进阶:骑兵战术多样化】

与此同时,赵信也在尝试挖掘“西凉铁骑”系统的更多潜能。经过实战检验,“西凉重骑”已具备相当强的攻坚能力,但他意识到——仅靠重装冲锋难以应对所有战场环境。他进入系统界面:

【当前单位:西凉重骑(经验值:400)】

【可进阶选项:

—— 突击重骑(擅长高速突袭,破阵迅速)

—— 攻坚铁骑(擅长山地作战,突破防线)

—— 骑射弓骑(远程压制,机动性强)】

赵信决定分批训练不同类型的骑兵,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战斗场景。他首先选择“突击重骑”,用于提升部队的战场反应速度和纵深打击能力。

【训练启动中……】

【需补充资源:轻型马鞍、长矛、快速补给体系】

这意味着,他必须加快后勤改革,建立更高效的物资运输与调配机制。

【后勤改革推进:漕运复兴与兵站制度】

为了支持军队多元化发展,赵信下令:

恢复大运河漕运系统,确保京师粮食供应稳定;

设立“兵站制度”,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立军需储备点,提高部队机动效率;

推广“轮作制”,鼓励农民在休耕期参与军工生产,如编织马鞍、缝制军衣等;

招募民间工匠,组建“皇家兵器坊”,专门负责制造高级装备;

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提升了国家的战争潜力,也为日后更大规模的战役打下了基础。

【外交博弈:结盟窦建德,牵制李唐】

赵信并未忽视外部局势。他派出使者前往河北,与割据一方的窦建德展开秘密谈判。他开出的条件是:

“若窦公愿与我结盟,共同牵制李唐,则我愿承认其河北之地自治之权,并提供军械支援。”

窦建德起初犹豫,但在影卫司送来的密报中看到李渊私下联系杜伏威、准备两线夹击洛阳的计划后,终于点头答应。双方达成协议:

洛阳提供三千套精良兵器;

窦建德承诺出兵五千,骚扰李唐北翼;

双方互开商路,恢复贸易往来。

此举成功缓解了北方压力,使赵信得以集中兵力于黄河防线。

【尾声:洛阳初定,乱世格局重塑】

洛阳城头,赵信望着远方落日余晖下的黄河。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如今的洛阳,不再是那个风雨飘摇的孤城。它有了自己的军队、自己的体制、自己的盟友。而这一切,只是重建秩序的开始。他低声说道:

“真正的帝国,不是靠一场胜仗建立的。”

“而是靠一代人的坚持。”

风起云涌,天下未定,而他的道路,仍在继续……

喜欢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方便以后阅读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13章 河东之战,洛阳防线首战告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13章 河东之战,洛阳防线首战告捷并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