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龙献计
在成功击退冥渊亲王的先锋军后,赵信将祖地防御事务交由赤烈与韩靖负责,自己则亲自召见新召唤而来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商议下一步战略。议事厅内,赵信端坐主位,目光凝重:“孔明先生,如今黑曜大军压境,我军虽胜一场,但敌强我弱之势未改。你有何良策?”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说道:“主公不必忧心。以亮之见,当务之急并非死守祖地,而是主动出击,夺取敌方据点,化被动为主动。”赵信点头:“愿闻其详。”诸葛亮取出一张北境地图,铺展于案上:
“此战若要取胜,需做到三点:
一是夺取‘寒霜关’,切断敌军补给线;
二是联络各路盟友,形成合围之势;
三是稳住后方,确保祖地安全,以防敌人偷袭。”
赵信听后大喜:“有孔明先生相助,此战必胜!”
二、寒霜关之战筹备
“寒霜关”是北境通往黑曜王朝的核心通道之一,也是敌军后勤运输的关键节点。若能拿下此关,将极大削弱敌军士气与战斗力。赵信立即召集众将召开军事会议:
关羽主张正面强攻;
李无锋建议先遣细作潜入城中,制造混乱;
墨寒提出可联合北荒部落从侧翼包抄;
诸葛亮则提议采用“虚实结合”之策,先以小股部队佯攻,引诱敌军主力出动,再以主力突袭夺关。
最终,赵信采纳了诸葛亮的策略,决定分三路行动:
第一路:由白马义从组成佯攻部队,在东面制造进攻假象;
第二路:由北荒狼骑兵绕道南侧,埋伏敌军援兵;
第三路:赵信亲率虎豹骑、陷阵营及西凉铁骑作为主力,趁乱突袭寒霜关。
同时,他派遣使者前往南疆、西域等地,寻求更多盟友支援。
三、夜袭寒霜关
数日后,赵信大军抵达寒霜关外围。此时正值寒冬,风雪交加,正是奇袭的最佳时机。按照计划,白马义从率先发起攻击,点燃火把,高声呐喊,吸引敌军注意力。果然,寒霜关守将误以为赵信主力已至,连忙调动大部分兵力迎战。就在此时,赵信率主力悄然绕过敌军防线,直扑寒霜关本营!关羽一马当先,青龙偃月刀横扫千军,斩杀敌军将领数人;赵信则以龙魂之力催动真气,一人独战敌军百人,势如破竹;陷阵营紧随其后,迅速控制城墙与城门,打开关门迎接主力进城。战斗持续至天明,敌军大败,残部溃逃。赵信站在城头之上,望着远方的雪原,心中豪情万丈:“此关既得,敌军补给断绝,接下来,我们该让他们尝尝被包围的滋味了。”
四、北境联盟正式成立
夺取寒霜关的消息传出后,震动整个北境。原本观望的势力纷纷表态支持赵信:
南疆毒巫部送来解毒丹药与毒术秘籍;
西域刀客团派出百名精锐战士加入联军;
东海残部水师表示愿意协助封锁海上补给线;
北荒部落更是派来大批物资,助赵信稳固寒霜关防线。
赵信趁机宣布成立“北境反曜同盟”,并推举自己为首盟主,统一指挥各路军队。诸葛亮为此起草了一份《讨曜檄文》,传遍北境各地:
“黑曜无道,祸乱天下;吾等北境儿女,誓起而伐之!今赵信将军仁勇兼备,得龙魂之力,召三国神兵,愿与诸君共赴国难,还我山河清朗!”
檄文一出,群情激奋,各地响应者络绎不绝。
五、敌军反扑,决战前夜
就在赵信巩固寒霜关防线的同时,黑曜王朝也迅速做出反应。冥渊亲王率领十万大军再度来袭,目标直指寒霜关!与此同时,敌军秘密调集一支名为“幽影军团”的神秘部队,意图夜袭赵信主营,刺杀主帅。幸亏李无锋早有防备,提前布置陷阱与巡逻哨,识破敌军阴谋,将其全歼于密林之中。大战前夕,赵信召集众将在大帐之中,进行最后部署。诸葛亮提醒:“此战非比寻常,敌军孤注一掷,必拼死一搏。主公切记不可轻敌。”赵信郑重颔首:“我会亲自上阵,与将士们同生共死。”关羽抱拳道:“某愿为前锋,为主公开路!”韩靖、赤烈等人也纷纷表示效忠。赵信起身,环视众人,沉声道:“明日一战,关乎北境命运。我们只能赢,不能输!”
六、黎明将至
翌日清晨,寒霜关外,战鼓雷鸣,旌旗猎猎。赵信身披银甲,手持长剑,立于高台之上,望向即将展开的大战。在他身后,是集结完毕的西凉铁骑、虎豹骑、陷阵营、白马义从,以及北荒、南疆、西域等各大部族的联军。敌军列阵于对面山坡,黑曜旗帜在风中飘扬,冥渊亲王的身影清晰可见。赵信深吸一口气,举起长剑,大声喝道:“为了北境,为了自由,随我冲!”随着一声令下,万军齐发,天地为之变色!这场决定北境命运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一、黎明之战
天色微亮,风雪依旧未停。寒霜关前,赵信亲自率领联军列阵,迎战黑曜大军。敌军由冥渊亲王亲率,共计十万之众,阵容严整,杀气腾腾。赵信站在高台之上,手持长剑,目光如炬:“将士们!敌人妄图奴役我北境,今日,我们便让他们知道,这片土地不容侵犯!”随着他一声令下,鼓声震天,战斗正式打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