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暗潮涌动,内忧外患

作品: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作者:小皇龙|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1 01:27:38|字数:4998字

开平元年正月初十,汴京城外,白马军营。风雪初霁,阳光洒落在白雪皑皑的营地之上。赵信独自立于练武场中央,手中长剑未出鞘,眼神却如刀锋般锐利。他闭上眼,耳边回响着那日白马山上的低语:

“真正的敌人,尚未现身。”

但他知道——最可怕的敌人,或许不在北地金国,也不在江南叛臣。而在他自己心中。

【旧梦重现:童年阴影浮现】

这一夜,赵信梦见了那个被火光吞噬的小村庄。他看见母亲被官兵拖走,父亲倒在血泊中。他听见幼年的自己哭喊:

“我一定会变强!”

“我要让他们都付出代价!”

醒来时,冷汗湿透衣襟。周远山察觉异常,低声问道:

“圣公……做噩梦了?”

赵信沉默片刻,缓缓开口:

“我一直以为,我是在为天下而战。”

“可现在……我不确定了。”

他低头看着掌心:

“我是为了他们,还是为了我自己?”

“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复仇?”

【故人归来:昔日挚友现身】

就在这时,一名陌生男子悄然进入军营。他身穿布衣,面容沧桑,眼中却藏着一抹熟悉光芒。赵信一见之下,瞳孔骤缩:

“是你……”

“李青!”

李青,是赵信儿时好友,曾一同逃亡、一同立志改变乱世。但十年前,李青突然失踪,再无音讯。如今重逢,赵信心中百感交集。李青望着他,语气平静:

“你变了。”

“变得像你曾经最恨的那种人。”

赵信眉头微皱:

“什么意思?”

李青轻叹:

“你不再只是守护者。”

“你也成了决定别人命运的人。”

【内心质问:权力与正义的边界】

赵信请李青入帐,彻夜长谈。李青道出真相:

他曾加入江湖义士组织,观察赵信;

目睹赵信镇压政变、废除帝制、推行新政;

却也看到他以雷霆手段肃清异己;

他直言:

“你有没有想过——”

“你所谓的‘共治’,是否也只是另一种统治?”

赵信沉默良久,终于开口:

“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但我不能停下。”

“若我不掌控权力,就会有人用它来害人。”

李青摇头:

“可当你掌控它的时候——”

“你还能分辨善恶吗?”

【白马义从动摇:内部生疑】

就在两人对峙之时,一封密信传来:

白马义从中部分将领开始质疑赵信决策;

有传言称赵信已被“前世记忆”侵蚀;

更有人暗中联络江南旧贵族,欲另立新主;

赵信看罢,神色不变。他对林豹下令:

“召集所有将领。”

“我要亲自对他们说话。”

【军前宣言:赵信直面质疑】

次日清晨,赵信站在白马义从军阵前。面对三千将士,他没有穿甲,也没有带剑。只有一句话:

“你们怀疑我。”

“是因为你们还记得当初为何追随我。”

他环视众人:

“我不是神。”

“我也曾愤怒、也曾迷失。”

“但我从未忘记初心。”

他缓缓举起右手:

“若你们觉得我错了——”

“那就推翻我。”

“但若你们还愿意相信我……”

“就和我一起走下去。”

寂静之中,最先跪下的,是林豹。随后,是周远山。最后,整个白马义从整齐下跪:

“愿随圣公,赴汤蹈火!”

“誓死不悔!”

赵信抬头望天,眼角湿润。他知道:

自己不是完美的王者;

但他仍在努力成为值得信任的人。

【尾声:王者归心,继续前行】

数日后,李青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封信:

“你还在路上。”

“希望你别忘了最初的方向。”

赵信将其收起,藏于怀中。他策马登上城墙,遥望远方。他低声自语:

“我会记住。”

“因为我不是终点。”

“我只是过程。”

白马义从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下一战,也许不是对外,而是对内。一场关于人性、信仰与命运的真正较量,才刚刚开始。

开平元年正月二十日,汴京城。风雪初歇,城中却暗流汹涌。赵信站在太极殿前,望着远处宫墙下的阴影。他知道: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政事堂风波:旧臣发难】

新政推行已逾一月,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翻涌。就在今日早朝上,旧臣张知远突然出列,奏请:

“圣公虽有大功,然政事堂应设‘共议之制’。”

“凡重大决策,须经百官合议。”

言下之意,是要削弱赵信的“总摄政”权力。林豹当场反驳:

“若遇战事紧急,岂能临时合议?”

“圣公为国为民,岂容掣肘!”

朝堂顿时陷入对峙。赵信神色平静,只说了一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方便以后阅读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42章 暗潮涌动,内忧外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42章 暗潮涌动,内忧外患并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