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风云再起,梁山旧盟

作品: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作者:小皇龙|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1 01:27:28|字数:4558字

宣和三年十月初十三日,婺州讲武堂议事厅。夜色沉沉,烛火摇曳。赵信端坐主位,目光如炬,扫视满堂将领:

“高俅败了。”

“但童贯来了。”

林豹站起拱手:

“圣公,衢州一战虽胜,但我军亦有伤亡。”

“若童贯亲率中军压境,婺州恐难独守。”

赵信缓缓点头:

“我知道。”

“所以我不会让他靠近婺州。”

【敌情通报:童贯亲征,步步紧逼】

沈仲元带来最新情报:

童贯已知高俅惨败,震怒之下下令全军加速;

中军一万禁军,携带大量攻城器械;

行军路线避开衢州正面战场,转走兰溪小道;

赵信听罢,冷笑一声:

“他想绕开白马义从的锋芒。”

“可惜——”

“我早就在等他这一招。”

他立即做出三项部署:

一、【战略重心转移】

婺州只留三千人防守;

白马义从主力向兰溪方向集结;

林文远继续镇守衢州,防止李纲右翼偷袭;

二、【心理战术布局】

散布流言:“童贯畏惧赵信,不敢正面交锋”;

派遣伪装成宋军斥候的探子混入敌营,制造恐慌;

在沿途村落张贴檄文,煽动百姓反抗朝廷;

三、【后勤破坏行动】

沿途水井投毒、粮仓焚毁;

破坏桥梁、封锁山路,延缓敌军行进速度;

他对周远山说道:

“我要让童贯每走一步,都觉得不安。”

“我要他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兰溪伏击:白马义从再现杀机】

十月初十五日凌晨,兰溪西三十里外山谷。天还未亮,晨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白马义从早已埋伏两侧山头,弓弩上弦,滚石落木备齐。赵信站在制高点,静静等待。不久,远方传来铁甲铿锵之声。童贯中军大部队进入谷口!赵信眼神一冷,低声命令:

“放箭。”

顿时,万箭齐发,遮天蔽日。紧接着,滚石巨木轰然砸落,惊雷炸响。宋军措手不及,阵型大乱。白马义从趁势冲出,刀光剑影间,敌军死伤无数。童贯被亲卫护着仓皇后撤,却已被困于谷中。他怒吼道:

“赵信!”

“你竟敢伏击我中军!”

赵信策马立于山巅,遥望敌军混乱之势,淡然一笑:

“我不仅敢伏击你。”

“我还敢让你寸步难行。”

【战局再变:童贯受挫,各路动摇】

此役虽未全歼中军,却成功迟滞其前进节奏。更重要的是——

童贯开始怀疑其他四路是否可靠。

他原本指望李纲右翼与刘韐南路夹击婺州,但现在……

李纲迟迟未动,借口“补给不足”;

刘韐更是干脆退回温州边界;

张叔夜北路军也放缓脚步,观望战局;

童贯终于意识到:

赵信不只是在打一场仗。

他在瓦解整场战争的信心。

【神秘来客:梁山旧部现身婺州】

就在战事胶着之时,一名神秘人物悄然抵达婺州城外。他自称:

“张横,原属梁山泊水军。”

并带来一封密信:

“卢俊义托我转交。”

“他说,是时候重燃烽火。”

赵信接过信,展开阅读,神色微变。片刻后,他抬头看向张横:

“你们……愿意加入这场战争?”

张横点头:

“我们不愿再做逃亡之人。”

“我们要为兄弟们讨一个交代。”

赵信沉默良久,最终缓缓开口:

“好。”

“欢迎你们,加入白马义从。”

【尾声:风起云涌,胜负未定】

十月初十六日,婺州城头。赵信独立风中,望着远方的群山。他知道:

童贯尚未放弃;

李纲可能随时出击;

梁山泊残部的加入,或将改变战局;

而真正的决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

他低声自语: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白马义从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下一战,将是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之战。

宣和三年十月初十七日,婺州讲武堂密室。烛火摇曳,气氛凝重。赵信端坐案前,对面坐着一位身穿粗布短褐、满脸风霜之色的中年男子。他自我介绍:

“张横,原属梁山泊水军。”

“卢俊义临终托我,务必找到真正能抗宋之人。”

赵信缓缓点头,目光深沉:

“你找到了吗?”

张横抱拳而拜:

“若圣公愿收留我们这些流亡之人——”

“我们愿为先锋,赴汤蹈火!”

赵信起身,亲自扶起他:

“梁山虽已覆灭,但忠义未死。”

“欢迎你们,回到这片战场。”

【旧部归心:梁山残部誓师婺州】

张横带来二十余名梁山旧将,皆是当年幸存下来的精锐士卒。他们中有:

原步军头领索超;

水军将领阮小七的侄子阮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方便以后阅读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36章 风云再起,梁山旧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36章 风云再起,梁山旧盟并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