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婺州北门外十里坡。旌旗猎猎,尘土飞扬。三万禁军列阵于旷野之上,铁甲森然,战鼓震天。童贯身穿金甲,骑着一匹乌骓马,立于中军高台之上,目光如鹰隼般扫向远处的婺州城墙。他缓缓开口:
“赵信不过一介草莽,竟敢自立为王。”“今日我来,便是要亲手把他打回原形。”
这是童贯南下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出阵。也是他与赵信之间——
真正的正面交锋。
【敌军压境:童贯布阵与战略意图】
童贯虽年过六十,但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他此次亲率两万五千精锐,分为四路推进:
一、【左翼】
殿前司骑兵三千,由副将刘延庆之弟刘延嗣统领;
负责侧翼包抄,压制白马义从机动部队;
二、【右翼】
神机营两千人,携带弩炮、投石车等重型器械;
准备在婺州城外架设攻城阵地;
三、【中军】
主力步兵一万,由童贯亲自指挥;
目标直指婺州北门,为主攻方向;
四、【后勤补给队】
五千人负责粮草运输与营地守卫;
同时准备民夫数千,用于修筑临时工事;
童贯的战略非常清晰:
“以优势兵力强压,迫使赵信出城决战。”“若其死守,便用火器破之。”
他已下令打造云梯三十架、冲车十辆,准备次日发起第一轮攻城。
【赵信应对:稳守不乱,静待战机】
面对童贯大军压境,赵信并未急于应战。他在讲武堂议事厅召集诸将,沉声说道:
“童贯善用兵,更善用人。”“我们不能急,也不能躁。”
他当即将全军部署如下:
一、【北门主防】
李忠率三千步兵驻守,配备滚木擂石与弓箭手;
城墙设置多层防线,防止敌军攀爬;
二、【西门伏兵】
张横率五百骑兵埋伏于城外山林之中;
待敌主力攻城时,突袭其后方辎重队;
三、【火攻准备】
火攻队已在城外布置火油桶与火箭阵;
若敌使用大型攻城器械,立即焚烧之;
四、【民心稳定】
组织百姓协助守城,设立“军功簿”记录贡献;
每户发放干粮与武器,鼓励全民参战;
赵信最后强调:
“这一战,我们要让童贯知道——”“不是谁都能踏进这座城。”
【首日交锋:试探性进攻与心理博弈】
六月二十四日辰时,童贯下令发起第一轮进攻。神机营率先发难,弩炮轰鸣,箭雨倾泻。婺州城墙被击中数处,砖石崩裂,烟尘滚滚。李忠站在城头大喊:
“稳住!盾牌手上前,弓箭还击!”
白马义从迅速组织反击,箭矢如雨,射杀数十名敌军。童贯见状,微微皱眉:
“他们反应很快。”“看来赵信早有准备。”
他随即命令停止攻击,仅留下小股部队骚扰。夜幕降临,赵信登上城楼,望着敌军营帐灯火通明。他低声说道:
“童贯在试探……他想逼我们出城决战。”“但我们不会上当。”
他连夜派出斥候潜入敌营,侦查其布防与粮道。
【第二日:火攻初显威力】
六月二十五日,童贯开始部署攻城器械。云梯架起,冲车推进,敌军士气高涨。然而就在午时,赵信一声令下:
“放火!”
早已埋伏在外的火攻队点燃火油桶,火箭齐发。顷刻之间,敌军工事燃起熊熊烈焰,浓烟滚滚。冲车焚毁,云梯倒塌,敌军阵型大乱。张横趁势率骑兵出击,绕后突袭敌军辎重队,斩杀数百人,缴获大批粮草。此役震惊敌军,士气骤降。童贯脸色阴沉,低声道:
“赵信,果然不容小觑。”
【第三日:童贯召将,密谋夜袭】
童贯深知不能再拖,决定改变战术。他召集众将,下令:
“今夜子时,分三路夜袭北门。”“务必一举破城。”
同时,他派出一支千人轻骑,秘密绕行至东门,准备制造混乱。赵信对此早有预料。他在夜间巡视城头,对李忠说道:
“童贯今晚必动。”“我们只需守住,便可反败为胜。”
他命火攻队在城下布置陷阱与火油线,并安排弓弩手于暗处设伏。
【夜战爆发:火光映天,血染城墙】
子时三刻,敌军悄然接近北门。突然,一支火箭划破夜空,点燃地面上的火油线。整段城墙下顿时火焰腾空,敌军惊叫连连。白马义从弓弩齐发,箭如雨下。敌军阵型大乱,慌忙撤退。与此同时,东门方向也爆发激战。张横率部迎战敌军轻骑,双方混战一夜,最终敌军折损过半,仓皇逃走。清晨,童贯站在营中,望着满地狼藉与伤亡惨重的士兵,久久无言。他终于意识到:
“这场仗,比我想象的艰难得多。”
【尾声:胜负未分,棋局仍在】
六月二十六日,婺州城依旧巍然不动。赵信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敌军营地,心中明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