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赵信便率领着他的陷阵营抵达了嘉里城城下。远远望去,只见城墙上旗帜飘扬,郭意、郭硕两兄弟率领着他们的军队严阵以待,显然是早有防备。
赵信心中一沉,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无法避免,而且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战争,它关系到蜀国和宜国的未来。他深吸一口气,下达了进攻的命令:“陷阵营,给我强攻这座城池!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们都必须在两年内攻陷宜国,为抗秦做好充分准备!”
陷阵营的士兵们听到命令,毫不迟疑地发起了冲锋。他们像一群凶猛的野兽,冲向了城墙。然而,城墙上的宜国军队也不甘示弱,他们用弓箭和投石机不断地还击,给陷阵营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这几天的天气异常沉闷,仿佛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赵信抬头看了看天空,心中更加焦急。时间紧迫,他不能让这场雨影响到攻城的进度。
陷阵营的士兵们在赵信的激励下,愈发勇猛。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城墙,与宜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经过七八次的反复争夺,陷阵营终于在傍晚时分成功攻入了城内。
然而,战争并没有结束。城内的宜国军队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们利用狭窄的街道和房屋,与陷阵营展开了巷战。郭意和郭硕两兄弟亲自率领着残余的势力,与陷阵营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激烈的战斗中,郭硕不幸战死在了城墙内。郭意见弟弟阵亡,悲痛欲绝,但他并没有被悲伤击倒,而是率领着残余的宜国军队继续抵抗。
由于陷阵营的战力极其强悍,郭意的抵抗显得有些无力。不出三日,陷阵营便彻底击败了宜国的残余势力,完全占领了嘉陵城。
郭意一路狂奔,终于逃到了宜国的昔邑城。这座城市规模宏大,城墙高耸,守备森严,城内有五千名训练有素的守备军,这显然是宜国为了抵御蜀国而做的精心准备。
嘉陵城之战后,赵信所率领的陷阵营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据统计,这场激战导致了一万一千多名士兵死亡或重伤,而剩余的士兵也仅有两万八千多人。不仅如此,整个陷阵营的士气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士兵们情绪低落,毫无斗志。
随军的军师宫亭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向赵信进言道:“陷阵营由于连日作战,死亡率颇高,士兵们心中的怨气也越来越重。我建议让士兵们劫掠城市七天,以发泄他们的怨愤,同时也能防止他们心生兵变。”
赵信凝视着眼前那些眼中黯淡无光的陷阵营士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他深知这些士兵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命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他们大概率会战死沙场,面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力挣扎,让他们心中积攒了太多的愤怒。
在深思熟虑之后,赵信不得不无奈地同意了宫亭的建议。于是,在嘉里城,一场血腥的七日劫掠开始了。陷阵营的士兵们如饿狼一般,在城中肆意烧杀抢掠,一时间,嘉里城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
而赵信则选择将自己封闭在城主府中,整整七日不见任何人。他实在不忍心看到嘉里城的生灵涂炭,也不愿面对陷阵营士兵们烧杀戮掠的惨状。
七日之后,清晨的阳光洒在东营,赵信站在那里,等待着泄愤后的陷阵营士兵们前来集合。他下达了一道严厉的命令:迟到者,斩立决!
时光荏苒,转瞬之间,两个月已经过去。赵信率领着他那支威名赫赫的陷阵营,终于抵达了昔邑城。站在城外,远远望去,只见城墙上的郭意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地瞪着他们,而城防军则训练有素,严阵以待。
赵信心中暗叹,看来这又是一场恶战啊!他果断地下令军队扎营结寨,同时派遣使者前往昔邑城劝降。使者传达了赵信的命令:如果明天早上还不开城投降,那么一旦城池被攻破,陷阵营将在三日内不封刀,城中百姓恐怕会遭受灭顶之灾。
然而,使者却被郭意残忍地杀害了。这个消息传回营地,赵信勃然大怒。他当即立下誓言:从今往后,宜国所有城池,但凡不主动投降者,陷阵营都将屠城三日!这个决定迅速传遍了整个武军,士兵们的士气瞬间大振,气势如虹。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昔邑城的城墙上,然而城门依旧紧闭。赵信见状,毫不犹豫地下令攻城。陷阵营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一般,气势汹汹地向城池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战斗异常激烈,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中午时分,昔邑城的城门终于被攻破,陷阵营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一时间,城内火光冲天,杀声四起。
陷阵营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掳掠,无辜的百姓们在恐惧中四处奔逃。赵信则率领着他的亲卫,径直前往昔邑城主府。那里相对安静一些,他决定在那里稍作休息,三日之内不见任何访客。
可惜的是,尽管陷阵营如此凶猛,郭意却再一次成功逃脱了。赵信不禁有些懊恼,不知道他究竟逃往了何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