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陈凡一条都不想带,这种养殖鱼送给陈凡都不吃。
上次在临海路钓的野生海鱼,经过灵水洗涤,味道才叫鲜美。
围观中的一个中年人指着大鱼拍了拍涛仔的肩膀问道:“小兄弟,你们这鱼卖不?”
涛仔看向陈凡,陈凡笑笑:“你作主,反正这样的鱼我们不吃。”
涛仔自然明白陈凡的意思:“卖的。”
“多少钱一斤?”
“十元一斤。”市场上这样的养殖鱼也要十五六元。
“那我全要了。”
老猫化身乖乖宝,拿来了座称,吩咐几个小弟帮忙称鱼。
连同大姑娘的大鱼,一共二千一百二十斤。
大狗将鱼提到小货车上,好奇地问道:“老板,你要这么多鱼干嘛?是开餐饮店的吗?”
“不是,组织员工吃一场散伙饭。”
“你的工厂要倒闭了,能问一下老板你做什么的吗?”
中年人苦笑一声:“水力发电机组。”
大狗看过陈凡交给涛仔的采购清单,里面就有一个是水力发电机组。
大狗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中年人叫范国伟,在国企改制时收购了一家水力发电机组制造厂,趁着改革东风,厂子越做越好,人也越招越多。
厂子大了难调头,特别是疫情后,全球经济下滑,水力发电站本就饱和,再受光伏太阳板冲击,越发如履薄冰。
“范老板,我们老大在东南亚有些产业,对投资发电机组感兴趣,能带我们参观一下吗?”
“没有什么好看的,都要倒闭了。”
“范老板,万一我们老大看中,收购了呢?”
“真的吗?”
范国伟大喜,将鱼护往地上一扔,飞速跑向陈凡。
当范国伟表明想法后,陈凡也很高兴。
在青墨县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堰塞湖建一个大型发电站,让青墨县域直接进入电力时代。
将都市生产过剩的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搬运过去,成立一个苏宁电器专营店,大把收割青墨县域那些富豪的财富……
双方一拍即合。
在范国伟的带领下,他们很快来到了位于加定区制造厂房。
这里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钢厂,而发电机组制造厂在九十年代是钢厂的一个分厂,因长期亏损改制成了私人企业。
厂房门口右边就是销售门店,店面有两百平方。
店里崭新的十多台水力发电机组整齐排列着,陈凡仔细查看后十分满意。
范国伟热情地走上前,介绍发电机组的参数与优点。
“陈老板,您看这台机组,它的额定功率达到了500千瓦,采用了先进的水轮机设计,效率比市面上普通的机组高出15%,应该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效率比。”
他边说边指着机组的关键部位。
“它的稳定性极佳,能适应不同的水流条件,即便在水流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也能持续稳定发电。”
“另外,我们的机组采用了新型的耐磨材料,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
“它的自动化程度也很高,操作简单方便,一个没什么经验的操作工就能轻松管理。”
陈凡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
范国伟的介绍让他对这些发电机组更加心动,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青墨县域那座大型发电站建成后,源源不断输送电力的场景,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除了青墨县城,每个乡镇山村都可以通过水流实现供电。
五百多万平方公里,看青墨县地图,全是森林河流湖泊,就没有沙漠戈壁,水力发电机组最适合不过了。
地域广,人口稀少,自然不必利用电网进行供电。
要是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电站。
这得多少发电机组?
当然陈凡现在都没有什么概念,当务之急就是建设好青墨县城的发电站,顺带培养一批优秀建站工程师。
进入厂里,原先人声鼎沸的场景已不见,只有三十来个工人正在懒洋洋整理着生产材料。
正如范国伟所说,大家似乎已经在等散伙饭了。
“早两年就有朋友建议我将厂关掉,把这二十亩地皮一卖,回家建上一栋房子出租,当时我也想这么干,可是一想起七十多名技术工人,都跟了我近三十年,我这么一跑,是解脱了,可是他们怎么养家糊口?就这么坚持了两年,老底吃光,现在实在坚持不下去,想卖地皮,可是地产又进入寒冬期,售卖地皮都抵不上银行债务。”
范国伟大倒苦水,陈凡听了都不好意思压价。
大狗心思灵活,听出了范国伟的话外音。
“范老板,要是我们老大继续用原先那批工人,你的厂能不能便宜一点卖给我们。”
范国伟点了点头:“当然可以。”
“你们现在外债还有多少?”
“三千一百七十万。”
范国伟说完债务后补充道:“银行来查看过我们厂里的总资产,包括所有机器,厂房,地皮在内,估值三千七百万,陈老板,我也不多要,如果你用原先的工人,我就折价三千两百万给你,多的三十万算我养老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