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满不在乎的样子,参建华鼻孔出气的“哼”了一声,就目前的局势事事谨慎小心才是对的。
为了表示诚意,王彬直接申请开着车到达沈同志说的地址,胖婶刚消化完沈云秋说的话,就看到一辆车开过来。
下来的人长得浓眉大眼,很是精神,没等大喇叭上去问,大眼同志就来杂货店询问地址。
胖婶笑呵呵的,“哟,这不是老卫家嘛,你们找谁呀?刚才他儿媳妇还在我这打电话呢。”
王彬直接略过她的问题,让胖婶帮忙指路。
看到大眼同志走远,大喇叭拎着孙子往胖婶杂货店门口一放,“帮我看着点。”
胖婶抬抬下巴也没说话,今天这第一手消息肯定是她先知道。
——
能去卫生部沈云秋当然不会拒绝,她本来还以为需要自己另外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去呢。
看着身穿白色大衣的沈云秋跟着大眼同志上了车,大喇叭和胖婶低声嘀咕,卫家这儿媳妇可不得了,不但自己自己找到一个工作,这过了几天,都有人开小汽车来接。
全珍珠拿着袋子从家里出来就看到一个婀娜如柳的背影,她就离开一个多月,感觉错过好多事情,看到胖婶和大喇叭头碰头凑在一起嘀咕,她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好啊,背后说人让我抓住了吧。”
“嘿”
大喇叭嗖的一下直起身,“全珍珠,人吓人吓死人你知道不知道,真是刚回来就嚯嚯我们。”
胖婶也是没好气的撇她,又是打扮好擦出门,“我记得你昨天回来的时候不是穿了一件红色的大衣,干嘛换下来,红色的多好看,你是在哪里买的,快过年了,我也去给我闺女买一件。”
知道全珍珠的衣服都不便宜,一般都不会问她,闺女马上就要参加工作,买一件好衣服还是可以的。
“那件红色的大衣是亲侄女从外地带回来的,说是港城那里的货。”全珍珠说完就缠着她们说这一个月发生的稀罕事。
等打听到刚才那个背影都出众的人是卫明修的媳妇,全珍珠留下一句,“你们要是背后叨叨阿霞儿媳妇的坏话,可别怕她找你们。”然后毫不留恋的转身就走。
大喇叭想到林霞的战斗力也是唏嘘的很,“就咱俩说说,我就不信能找咱俩。”
胖婶却是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和大喇叭拉开距离,“你瞅你孙又尿裤子了,赶紧回家换尿布吧。”
都三岁多了,想上厕所还是不知道说话,一直穿着尿布。
她闺女毕业说不定分配到翻译社呢,她可不能在这拖后腿。
——
“叩叩叩”
“进”
一次错误王秘书就长记性了,开门后先悄咪咪的看了一眼,发现又出现几个人,他只开口说沈同志到了,就闭嘴等待指示。
一行人决定去会议室,方便交流和记笔记。
一行人都知道要见的人是翻译说明书的大佬,充满期待的来到会议室发现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同志,一行人齐刷刷的看向吕元卿。
不是他们以貌取人,实在是精通德语的人本来就不多,更别说还是有关医疗方面的,他们都以为会是一位头发花白,带着眼镜的同志。
参建华记得几个随行的翻译都是高级翻译,他们都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位女同志可以吗。
还好他们都只是在心中想想,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毕竟这是吕部长特意请过来指导他们的。
王彬看会议室只有沈云秋一位女同志,连忙叫上一位卫生部的女同志来,“什么都不用干,坐这里就行。”
几人客套一番,互相介绍后王秘书就拿出沈云秋的翻译手稿,会议室里只有匆忙拉进来的女同志和参建华是不懂德语的,其余会的都凑在一起看。
参建华慢慢的拿着瓷缸喝茶,沈云秋今天为了风度没有要温度,茶缸里的一杯热茶已经喝完,想要解决生理需求。
听到沈云秋来问厕所,终于有事做的女同志,积极的带着沈云秋去。
等沉迷手稿的几人回过神就发现沈云秋已经喝着茶,吃着点心,翻看杂志。
哪来的点心?
看完全程的参建华已经给沈云秋打上八面玲珑的标签,哄得卫生部的女同志又是送杂志又是送点心的,明明他瓷缸里也没有水了,偏偏能注意到她,注意不到自己。
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十一点多,沈云秋看入迷杂志上一篇新发表的论文,也没有注意到时间流失。
看吕元卿看了看手表有些犹豫,马上就到午饭的时间,“沈同志饿了吧,咱们先去食堂吃饭,然后再来解答疑惑,行吗?”
沈云秋看了看他们用来记问题的笔记本,开口说道:“距离下班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咱们还是先解决几个问题吧。”
“那行。”吕元卿痛快的答应,现在刚看完对于内容正是深刻的时候。
沈云秋解决医疗上面的问题还没问题,但是有关机械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透,还是靠着卫明修的补课才能解答出这些人的问题,当时沈云秋还问过他,研究所的那些能根据说明书提取的信息,研究出来完整的设备吗?
“我研究一下应该可以,但是需要时间,这不是最便捷的办法。”
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进口一台机器,找工程师拆开,毕竟对于那些细小的零件,轻微尺寸的差别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吕元卿参建华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进口他国医疗设备,最好是攻破他们的技术,生产出效果不打折扣的国产机器。
参建华听不懂德语,但是经常下工厂车间的缘故,他很精通机械设备,等第一个问题解答完,沈云秋才发觉,左右两边各两个人,其余人已经自觉站到身后。
毕竟她解释的时候总喜欢画图,可是是上一世有去学校讲课的经历,害怕学生听不懂,恨不得把重要的信息都写到黑板上,防止她说完同学印象不深。
会议室的几人不愧是吕元卿和参建华特意找来的聪明人,都属于一点就透的,半个小时就解决前五个问题,就是第三个问题争论太多,卫生部科研人员与管理局的生产人员有不同看法,谁都不服谁。
沈云秋伸手拿起瓷缸,入口温热,她感谢的向门口的女同志看去。
喜欢八零重启人生:从医生到医学翻译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八零重启人生:从医生到医学翻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