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北上工作安排

作品: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作者:木工大师|分类:都市|更新:2025-06-30 23:51:26|字数:4558字

启明镇通往外界的土路上,马蹄翻飞,卷起阵阵烟尘。

几名夜不收俯身在马背上,背着令旗,腰挎短刀,正朝着广澳港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们怀里,揣着朱启明给福建前线带去的最新指示。

将军办公室。

“都到齐了。”

朱启明环视一圈,王大力、王翠娥、张老匠、陈国柱、李若链、陈默,还有张家玉和他的爹张一凤。

张一凤自从上次被“打包”留下后,索性就把远在东莞的妻儿也接了过来,如今也算是启明镇的核心文官之一。

“今天叫大家来,就两件事。”

朱启明开门见山。

“第一,北上。”

“第二,留守。”

话音刚落,张家玉“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满眼都是兴奋。

“将军!小爷我要去!我要去杀建虏!”

他话还没说完,后脑勺就结结实实挨了一巴掌。

“啪!”

张一凤收回手,吹胡子瞪眼:“混账!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将军自有安排!”

“哈哈哈哈!”

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张家玉捂着脑袋,一脸不服:“爹!你不能搞一言堂!我跟着南山营操练了快一个月,兵书也读了不少,随军北上,正是报效朝廷的好机会!把我留在后方,简直是暴殄天物!”

张一凤气得又要动手,朱启明笑着抬了抬手。

“别急,张先生。”

他饶有兴致地看向张家玉:“你说你行,那我考考你。”

“若我给你一千五百兵,两千民,让你从南雄府出发,去往千里之外的鸡笼港,沿途补给,如何筹措?”

张家玉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

“这有何难?兵法有云:‘因粮于敌’!沿途府县,皆我大明疆土,可就地征集!再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发前清点辎重,按人头、马匹,计算每日耗费,备足三月之粮,便万无一失!”

他说完,得意地挺起胸膛,一副等着被夸奖的模样。

朱启明没说话,只是微笑着看向陈默和张一凤。

“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陈默沉吟道:“家玉公子所言,乃兵家常理。但沿途征集,恐扰民过甚,需有朝廷或总督府的勘合文书,方能名正言顺。”

张一凤则补充道:“还需考虑到途中的耗损、天气变化,以及地方官吏是否配合。账目上,更要做得清晰,以免被人抓住把柄。”

朱启明听完,笑着摇了摇头。

他走到张家玉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们说的,都对,但也都没说到点子上。”

他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什么叫后勤?不是算算一天吃几碗饭那么简单!”

“粮食,从哪儿买?是跟大粮商买,还是直接跟农户买?价格怎么算?是付银子还是用我们镇子的布匹、食盐去换?哪种更划算?”

“运输,用船还是用马车?船漏了怎么办?马瘸了怎么办?路上遇到土匪怎么办?遇到官兵敲诈勒索又怎么办?”

“到了地方,两千个民夫,住哪儿?吃什么?病了找谁看?干活累死了,抚恤金给多少?谁家媳妇跟谁家汉子吵架了,谁去管?”

一连串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出来。

张家玉的脸,从红到白,嘴巴张了张,一个字也答不上来。

陈默羞愧地低下了头,感觉自己读的那些圣贤书,在这些琐碎却致命的问题面前,苍白无力,但心里又像是被打开了一扇新窗,豁然开朗。

张一凤则听得心惊肉跳,看向朱启明的眼神里,充满了震撼。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明智的决定,可能就是被这个年轻人“绑架”到了启明镇。

朱启明转身,开始发问。

“陈国柱,咱们镇子现在有多少存粮?马匹草料准备如何?能支撑三千五百人及所需马匹多久?”

陈国柱立刻起身:“回将军,通过李待问大人的渠道,各处粮仓合计筹措的存粮将近五万石,另有各类干菜肉干,足够三千五百人吃上一年!

所需马匹,已通过本地及广州、佛山等地的可靠商人陆续购入、征集,现有战马八百匹,驮马、挽马一千二百匹,草料储备充足,豆料、干草合计十万束以上,亦可保障一年所需!”

“好!”朱启明又看向张老匠。

“张师傅,武器准备得如何?给先遣队配什么枪?弹药基数多少?”

张老匠躬身道:“回将军,都按您的吩咐备好了。三千五百支线膛燧发枪,每人配一百发铅弹,五斤火药。另有佛郎机炮二十门,炮弹五百发!”

朱启明点点头,目光转向王大力。

“大力,兵员情况怎么样?第一、二、三哨的士气和训练水平如何?”

王大力瓮声瓮气地答道:“将军放心!都是练了快一年的老兵,一声令下,上刀山下火海,眼睛都不眨一下!”

“李若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第111章 北上工作安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第111章 北上工作安排并对穿越大明:手持AK教崇祯做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