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苏伴读约某夜西墙相见

作品:庶女郡主|作者:安卿鱼喂我吃鱼|分类:古言|更新:2025-06-30 21:00:55|字数:8266字

小宫女捧着描金匣子进来时,发间的珊瑚珠钗撞出细碎声响。

苏婉儿抬眼,见那女孩耳尖冻得通红,指尖还沾着点墨迹——分明是刚从李嬷嬷处过来,连手都没擦净便被催着送东西。

"苏伴读。"小宫女福身时,匣盖轻颤,明黄绢帛露出一角,"嬷嬷说陛下明日要查洪武廿三年的立储诏书,劳您今夜誊抄。"

苏婉儿伸手接匣子,指腹触到匣身还带着些余温,想来是李嬷嬷特意命人焐过,生怕冻坏了这"重要物件"。

待展开绢帛,冰裂纹的织纹在烛火下泛着幽光——果真是李嬷嬷房里独有的云绵绢。

她垂眸,见右下角有块极淡的墨渍,像是新墨未干时被指尖蹭到的。

"有劳姐姐了。"她笑着将匣子递回,见小宫女松了口气似的退下,连门都没关严便跑了,想来是被李嬷嬷催得急。

案头烛芯"噼啪"爆了个灯花,苏婉儿望着诏书上的字迹,唇角微微扬起。

这诏书她前日才替陛下整理过,原版用的是洒金宣,字迹清瘦刚劲,是先帝亲笔。

可眼前这卷,纸纹偏软,"储"字的竖钩多了个虚笔——分明是李嬷嬷找人仿写后,又用新墨覆盖了关键处。

她指尖轻轻抚过"皇三子"三个字,系统提示音在识海响起时,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过目不忘·中级激活】的暖流顺着经脉淌遍全身,诏书上每个字的笔锋走向,甚至墨色浓淡,都清晰地刻进了记忆里。

"李嬷嬷要的,是让我誊抄时照着改,再把原版换走。"她低声自语,执起狼毫的手稳如磐石,"可她忘了,御书房的伴读,最该记的就是这些旧档。"

烛火映得宣纸上的字迹泛着暖光,苏婉儿写得极慢。

每写一个字,都要抬眼扫过原稿,再闭眸在脑海里比对原版。

写到"朕承大统"时,她故意顿了顿——原稿里"统"字最后一笔是捺,可仿写的这版却写成了点。

她笔尖悬在半空,忽又落下,严格照着原版的捺画收笔。

更漏敲过三更时,最后一个"顼"字写完。

苏婉儿放下笔,指节因长时间握笔泛着青白。

她将誊抄好的诏书与原稿并排放着,借着月光细瞧——两份字迹几乎一模一样,连墨色晕染的痕迹都如出一辙。

"原稿可不能收得太快。"她起身时,故意碰了碰案角的镇纸,原稿"哗啦"一声滑出半寸,落在烛台旁。

随后她解开发髻,任长发披散,又将茶盏里的残茶泼在袖口,做出几分仓促模样,这才吹灭烛火,躺上了床。

天刚蒙蒙亮,外间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苏婉儿揉着眼睛开门,见李嬷嬷的大丫鬟春桃叉着腰站在廊下,指尖敲着门框:"苏伴读好睡!

陛下要的诏书,嬷嬷让我来取。"

"这就来。"苏婉儿应着,转身时故意绊了下门槛,春桃的目光立刻黏在案头——原稿歪在烛台边,誊抄的新诏端正地压着镇纸。

春桃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去,抓起原稿就要塞袖子里,却被苏婉儿按住手腕:"春桃姐姐这是?

原稿还要留着归档的。"

"嬷嬷说......"春桃涨红了脸,"嬷嬷说原稿要拿回去核对!"

"既是核对,那便一起呈给陛下吧。"苏婉儿笑得温和,将两份诏书叠好,"姐姐请。"

承明殿里,赵顼正翻着户部的折子。

见苏婉儿捧着诏书进来,他搁下折子,指节敲了敲御案:"李嬷嬷说你誊抄得仔细,拿来我瞧瞧。"

李嬷嬷跟在后面,眼角的笑纹堆得极深:"陛下,这诏书关系着立储旧例,老奴特意让苏伴读......"

"闭嘴。"赵顼漫不经心打断她,展开第一份诏书。

苏婉儿注意到他的拇指在"皇三子"处顿了顿,又翻到第二份。

两页纸并在一起时,殿里的空气忽然凝结——两份诏书的字迹、墨色、甚至折痕都分毫不差。

"李嬷嬷。"赵顼抬眼,目光像淬了冰的剑,"你说要核对原稿,怎么原稿和誊本一样?

难不成是苏伴读连你找的仿品都誊得一模一样?"

李嬷嬷膝盖一软,"扑通"跪在地上,额头沁出豆大的汗珠:"陛下明鉴,老奴......老奴只是怕伴读新手,想帮着......"

"退下。"赵顼挥了挥手,目光转向苏婉儿,"你留下。"

待李嬷嬷连滚带爬退出去,赵顼指了指御案旁的软凳:"坐。"他从茶盏里捞起块蜜饯,"昨夜誊抄到几更?"

"回陛下,到三更。"苏婉儿垂眸,见他指节上有块浅淡的墨渍——分明是方才翻诏书时沾的。

"朕前日整理旧档,见洪武廿三年的立储诏书用的是洒金宣。"赵顼突然说,"可你拿来的这卷,是云绵绢。"

苏婉儿心跳漏了一拍,却仍垂着眸:"许是奴才记错了。"

"记错?"赵顼轻笑一声,"你昨日替朕查的《大昭律例》,连卷三页七的注疏都分毫不差。"他倾身,指尖挑起她一缕发丝,"朕的伴读,可从不会记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女郡主》,方便以后阅读庶女郡主第56章 苏伴读约某夜西墙相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女郡主第56章 苏伴读约某夜西墙相见并对庶女郡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