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医院时,夕阳把住院部的影子拉得老长。
祁同伟站在台阶上,望着天边的火烧云,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轮椅的响动,转头看见王老被护工推着出来看晚霞。
"同伟啊,"
老人望着漫天霞光,"1947 年我在大别山,带着三个新兵侦查,最小的那个才 16 岁,家里穷得穿不上鞋。"
他指了指自己的脚,"后来他牺牲了,临死前把布鞋塞给我,说 ' 王大哥,你穿着跑,我光脚跑得快 '。"
祁同伟喉头滚动,说不出话。
"现在的官场,"
王老咳嗽着,从兜里摸出个铁皮烟盒,里面装着旱烟丝,"就像当年的敌占区,明枪暗箭都不少。你从山村出来,底子干净是优势,却也容易招人眼红。"
他忽然把烟盒塞给祁同伟:"带着,想抽烟时闻闻,比那些洋烟醒脑。"
转身时,老人背上的病号服空荡荡的,却依然挺得笔直,像棵被雷劈过的老松,枝桠残缺,却根系深扎。
回到办公室时,祁同伟把王老送的茶杯摆在案头,倒上信阳毛尖。
热气升腾间,他看见杯沿的缺口,想起老人说的 "老百姓送的",忽然掏出手机给林小婉发消息:"明天带孩子去给师父磕头,就说师公教的枪法,不能断了传承。"
窗外,京城的灯火次第亮起,祁同伟翻开新领的副部长工作日志,第一页写着王老的批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那是老人用颤抖的手,在他升任副部长当天写在贺卡上的。
这一晚,GA大学附属医院的病房里,王老借着台灯看祁同伟的博士论文,泛黄的纸页上,当年的红笔批注依然清晰:"祁同伟有大将之风,然需戒急戒躁,牢记 —— 官越大,心越要往下沉。"
护工进来换吊瓶时,看见老人对着照片墙笑,那是祁同伟在湄公河行动后的庆功照,肩章上的星徽闪闪发亮,却不及老人眼中的欣慰耀眼。
槐树的影子在墙上摇曳,像极了 97年的那个夏夜,王老在GA大学操场教祁同伟打靶,远处的蝉鸣里,老人的话至今清晰:"枪口要稳,心要更稳。记住,你肩上的不是肩章,是千万个像你一样从泥地里爬起来的老百姓。"
喜欢名义:祁同伟组织送媳妇啦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名义:祁同伟组织送媳妇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