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 3 月中旬,京城的风裹着沙尘拍打着GA部大楼的玻璃幕墙。
祁同伟握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杯里的浓茶早已凉透,却还残留着淡淡的苦涩。
这几日,他总觉得后颈发凉,仿佛暗处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 —— 赵成业办公室的门依旧虚掩着,偶尔飘出的红塔山烟味却比往日更浓。
“祁局,信访办转来封举报信。”
内勤小王抱着文件袋进来时,脸色比往常更苍白,“署名为‘正义群众’,但……” 他压低声音,“信里提到您在汉江时的‘清霜行动’程序违规,还附了几张模糊的现场照片。”
祁同伟接过信的瞬间,信纸边缘的锯齿状毛边刮得掌心生疼。
举报信上歪斜的宋体字明显是从老式针式打印机里吐出来的,墨迹深浅不一,透着股刻意的拙劣。
照片上,特警队员持枪的角度、警戒线的布置都被圈了红圈,配文直指 “滥用警力”。
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想起三年前在汉江追捕阿虎时,为了保护人质不得不采取的雷霆手段,如今竟成了把柄。
下午的党组扩大会议上,投影仪的蓝光映得赵成业的脸青灰一片。
他慢条斯理地转动着钢笔,金属笔帽在指间划出冷光:“最近网上关于跨国诈骗案的舆论很不利,有群众反映专案组办事拖沓。”
他突然抽出份文件摔在桌上,A4 纸与会议桌碰撞的声响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更严重的是,有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间就存在作风问题,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他是否有能力带领专案组?”
李建发局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祁同伟紧绷的下颌:“老赵,说话要有依据。祁同伟同志在汉江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成绩归成绩,问题归问题。” 赵成业冷笑一声,点开投影仪遥控器,大屏幕上跳出天涯论坛的页面,置顶帖标题赫然是《xxxxxx涉黑内幕?》,“看看这点击量,已经突破五十万了。舆情如洪水,我们不能护短。”
祁同伟攥着会议记录本的指节发白。
当下的网络论坛正处于野蛮生长阶段,水军还不像后来那样成规模,但只需几个 “带节奏” 的帖子,就能掀起滔天巨浪。
他注意到帖子里提到的 “知情人” ID 叫 “真相追寻者”,注册时间正是上周 —— 和他收到匿名快递是同一天。
散会后,他在走廊撞见赵成业的秘书。对方怀里抱着一摞《GA内参》,最上面那份的标题刺得人眼疼:《关于刑侦局专案组工作作风的调查报告》。
秘书低头匆匆而过时,祁同伟闻到他身上混着廉价香水味的红塔山气息 —— 和他办公室卷宗里的烟蒂如出一辙。
当晚,祁同伟坐在书房里,老式台灯的光晕里飞舞着细小的尘埃。
林小婉抱着熟睡的小平安轻轻推门进来,婴儿床的弹簧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别太往心里去。”
她将温好的牛奶放在桌角,手指无意识摩挲着他肩头的警衔,“爸说部里正在核查举报信,让你……”
“核查?”
祁同伟突然苦笑,“他们要真想查,当年‘山海会’那些保护伞怎么会拖那么久?”
他翻开抽屉,取出藏在《刑法释义》里的录像带。
VHS 录像带的塑料外壳已经泛黄,这是 现在常见的存储媒介,却沉甸甸得像块烫手的山芋。
画面里,赵成业在包厢举杯的样子与白天会议上道貌岸然的面孔重叠,背景墙上的挂历日期刺得他眼眶生疼。
第二天清晨,祁同伟刚到办公室,就被纪检组的人叫走。
谈话室里,日光灯管滋滋作响,照得墙上 “纪律严明” 的标语有些模糊。
“祁副局长,有人举报你在‘清霜行动’中违规调动武警部队,还收受地方企业赞助。”
纪检干部推来一叠材料,最上面是张模糊的合影 —— 他站在某企业老板身边,手里捧着 “警民共建” 的牌匾。
祁同伟盯着照片,突然想起那是行动结束后,当地政府组织的庆功会。
可照片被裁剪过,原本站在他另一侧的周荣华厅长消失了,“警民共建” 的字样也被 PS 成 “私人馈赠”。
现在的图像处理软件远不如后来成熟,边缘处还能看出明显的锯齿。
“我要求和举报人当面对质。”
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举报人匿名,这是程序规定。”
纪检干部合上笔记本,“祁副局长,组织希望你端正态度。”
从谈话室出来时,走廊的声控灯忽明忽暗。
祁同伟摸出手机,给岳父发了条短信,却发现信号格只剩一格 —— 这种情况在GA部大楼里极少发生。
他转身走向楼梯间,刚推开防火门,就听见拐角处传来压低的交谈声。
“赵局放心,那几篇帖子已经置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