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 1 月 16 日清晨,江城机场被一层灰蒙蒙的薄雾笼罩,能见度不足百米。
停机坪上,三辆黑色考斯特如同蛰伏的巨兽,缓缓驶入贵宾通道,轮胎碾过地面的积雪,发出细碎的 “咔嚓” 声。
祁同伟站在接机口,制服笔挺,可后背早已被紧张的汗水浸透。
ZY扫黑督导组的到来,意味着 “破冰行动” 将迎来更严苛的考验,而暗处那些蠢蠢欲动的黑恶势力,也绝不会轻易坐以待毙。
“祁厅长,督导组的同志到了!”
秘书小跑着过来,气喘吁吁地提醒道。
人群分开,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男人身着深色风衣迈步而来,他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气场沉稳内敛,正是ZY政法委督导组组长倪震。
两人握手时,祁同伟感受到对方掌心厚实且有力,仿佛那轻轻一握,就传递着沉甸甸的信任与如山的期待。
“辛苦了,小祁。”
倪震目光扫过接机队伍,声音低沉却清晰,“我们直接去省GA厅,路上边走边听汇报。”
车内,祁同伟将装订整齐的材料递上前,详细汇报 “雷霆二号” 行动成果:查获非法枪支二十支、扣押涉案资金 1.2 亿元、控制相关嫌疑人 47 名。
可当提到网络舆情风波时,倪震的手指有节奏地叩击着文件,“舆论战也是扫黑的重要战场,境外势力插手的线索必须深挖到底,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督导组的入驻,让省GA厅大楼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各科室堆满了等待审阅的汇报材料,复印机的嗡鸣声此起彼伏。
林雨薇带领的技术小组更是开启了 “战时状态”,连续 48 小时不眠不休,眼睛布满血丝,却仍紧盯着屏幕,从海量数据中梳理出数百 G 的电子证据。
在一次案情分析会上,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倪震突然调出一段监控录像,画面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到一辆黑色 SUV 在 “雷霆二号” 行动前五分钟,疾驰驶出龙腾大厦。
“这辆车的去向查清楚了吗?”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一记重锤,砸得会议室鸦雀无声。
祁同伟心中猛地一紧,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立刻安排得力人手展开追查。
三小时后,线索直指省政协委员周远东人庄园。
这座庄园位于郊外的群山之中,四周高墙耸立,墙头布满尖锐的铁丝网,庄园内设有红外线警报系统,还有荷枪实弹的武装保安巡逻,宛如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
更棘手的是,周远东表面上是风光无限的农业企业家,实则与赵海龙狼狈为奸,牵扯进多起暴力垄断、权钱交易案件。
“申请特批行动权限,调用武警部队配合,务必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祁同伟向倪震请示时,眼神坚定。
督导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与严谨的分析,最终批准了行动方案。
夜幕降临,寒风裹挟着雪粒子呼啸而来,打得人脸生疼。
数十辆军车熄掉车灯,如同黑色的巨蟒,悄无声息地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向庄园。
祁同伟坐在指挥车上,双手紧握着对讲机,耳朵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声响。
他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既是因为行动的紧张,更是出于对铲除黑恶的迫切渴望。
当部队抵达庄园外围时,行动正式展开。
狙击手迅速占据有利地形,他们趴在积雪覆盖的山坡上,透过瞄准镜,庄园内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突击队员分成多个小组,借助夜色掩护,利用攀爬装备,悄无声息地翻越围墙。
然而,就在第一组队员落地的瞬间,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庄园内的探照灯瞬间亮起,将四周照得如同白昼。
“行动暴露,全体突击!”
祁同伟果断下令。霎时间,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点般穿梭。
武装保安依托建筑物疯狂射击,火舌不断喷出。
突击队员们灵活地寻找掩体,凭借精湛的战术素养,与敌人展开激烈交火。
一名年轻的突击队员在转移过程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腿部,他咬着牙,在战友的掩护下翻滚到墙角,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投入战斗。
祁同伟在指挥车上紧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心急如焚。突然,他发现庄园地下室有火光闪烁,浓烟顺着通风口冒出。
“不好,他们在销毁证据!” 他吼道,“特战小队立即从通风口潜入,无论如何也要阻止他们!”
特战小队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
他们戴着防毒面具,背着专业装备,顺着通风管道艰难爬行。
管道内空间狭窄,布满灰尘,每前进一寸都异常艰难。
终于,他们抵达地下室上方,找准位置,破洞而入。
地下室里,周远东满脸狰狞,正指挥手下将文件、账本往火炉里扔。
火苗舔舐着纸张,“噼里啪啦” 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