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个叫北门孤儿院的,很适合李飞实施计划。
因为那里有一口老井,还有水。
这里是藏身的好地方,也是整个计划中的关键环节,李飞自然选了北门孤儿院。
确定下来后,他回到了家里,准备过几天就开始行动。
第二天早上,
李飞刚洗漱完,就看到一对夫妻抱着一个孩子走了进来。
那个孩子手脱了臼,是来治病的。
重点是,那对夫妻提的篮子里,竟然有两只小鸡。
看到小鸡后,李飞有点无奈。
因为现在物资匮乏,大家都缺粮,老母鸡就成了牺牲品。
养母鸡的户主们,不是拿母鸡换了粮食,就是卖给了工厂。
这样一来,老母鸡就很少了,李飞攒了两年,才攒了30只老母鸡。
他虽然也吃掉了一些,但两年才攒30只,数量确实不多。
要知道灾年之前,李飞短短时间内就能养好多鸡鸭鹅。
现在别说鸭鹅了,连老母鸡都很难找。
所以大家来的时候,只能送点小礼物给李飞。
现在有人带来了小鸡崽,李飞除了无奈之外,也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下来,
李飞迅速给小孩接骨复位,完成治疗后,得到了两只小鸡崽。
他把小鸡崽放进鸡圈,看着空荡荡的鸡圈里只有两只小鸡,感觉有点冷清。
其实李飞的空间里,养着十几只鸡鸭鹅,长得都很壮实。
没办法,空间里的粮食太多,随便撒点就够它们吃了。
但他从不把空间里的家禽带到家里来,最多偷偷拿出几个鸡蛋。
就算空间里的家禽生多了,他也只是悄悄处理掉。
他卖的家禽都是肥壮的,所以很受欢迎。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粮食,他卖的小麦、红薯、小米,都是最好的那一类。
比如小麦个头明显比普通的大,小米也稍微大一点,红薯更是个头惊人。
这也让他的粮食特别抢手,每次去卖都被人抢着买。
可惜的是,他需要的玉石碎片已经很少了。
大部分都被他收完了,剩下的都是完整的玉石,价格太高,李飞只能偶尔收一些。
不过随着粮食越来越少,玉石的价格肯定会跌。
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能用粮食在集市上换到不少玉石了。
那些清朝末年的老家伙,还有吃不惯粗粮的资本家,都会来买他的粮食。
想到这点,李飞已经等不及想动手了。
但为了稳妥,他还是决定再等等。
等到傍晚时分,四合院的人陆续下班回来了。
让李飞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来找他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晓君,也就是老村长的孙子,当年李飞最困难的时候,是他帮了李飞一把。
现在的张晓君,已经是轧钢厂的正式厨师,一个月能挣30块钱。
这个工资在全村都是最高的,村里很多人羡慕他。
所以每次张晓君回家,都觉得脸上有光,他也非常感谢李飞。
此外,
张晓君当学徒的时候,李飞经常去找他,教他做菜的技巧。
李飞的厨艺特别好,张晓君在他的指导下,手艺进步得很快。
他跟着李飞学的那一道红烧肉,连李副厂长都特别喜欢。
所以每次李副厂长要开个小灶,都会叫张晓君来帮忙,张晓君也能得到一些食材。
可以说,张晓君在李飞的帮助下,日子过得顺风顺水,连户口也迁到了城里。
所以每年赵晓君都会去李飞家送礼,陪他喝酒。
但今天不是节日,张晓君居然来了,这让李飞挺意外的。
更让李飞没想到的是,张晓君还扛着一袋粮食过来。
“晓君,你这是干嘛?”李飞疑惑地问。
“哥,我听刘光奇说,你把粮食捐给孤儿院了,怕你没饭吃,就过来看看,给你送点粮食,你别担心,我家还有。”张晓君回答。
“原来是这样,不过你误会了,我这儿还有粮食,整整一袋呢,来,跟我去看看。”
李飞带着张晓君到厨房,指着角落里的一袋粮食给他看。
张晓君一看果然有粮食,这才放心下来。
他知道李飞心地善良,爱做好事,也常帮别人。
这么好的人,说不定真会把所有粮食都捐出去。
现在看到李飞还留了一袋,张晓君才安心。
但他怕李飞继续捐,便劝说道:
“哥,现在粮食紧张,我爷爷说今年收成也不好,以后想买粮食可不容易,咱还是多存点,别往外捐了。”
“哈哈哈,谢谢你关心,我都明白。”
李飞开心地笑了起来,自从他穿越过来,和张晓君一家一直相处得不错。
大家互相照顾,彼此关心。
这种氛围让李飞觉得特别满足。
心情愉快的李飞,直接拉上张晓君进屋喝酒,两人喝得痛快极了。
他这边儿喝得高兴了。
可许大茂和傻柱却一点都不高兴。
许大茂躺在医院的病房里,眼神空洞地看着天花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