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争锋星空下,扑朔迷离月光中。
重阳登高茱萸植,林寒秋影伊人殇。
夜,浓稠如墨,广袤的星空下,两条巨龙般的身影在空中纵横交错。龙吟震碎夜的寂静,每一声呼啸都裹挟着远古的威压,震得四周空气泛起肉眼可见的涟漪。一条浑身散发着幽蓝光芒,鳞片间流转着星河般的冷光,月光落在其上折射出万千细碎冰棱,每一次摆尾都卷起刺骨寒风,所过之处云雾凝结成霜;另一条周身缠绕着赤红光焰,宛如移动的太阳,龙须颤动时迸溅的火星如流萤坠落,灼烧着途经的每一寸云霭。二者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搅得天地间风云变色。月光被它们争斗的气势所扰,变得忽明忽暗,时而隐匿在厚重的云层之后,时而又挣扎着洒下几缕清辉,映照在下方那片寂静的山林之上。
山林中,百年古木在罡风下剧烈摇晃,层层叠叠的枝叶相互拍打,发出呜咽般的沙沙声,仿佛整片森林都在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挽歌。就在这片山林的深处,一座古朴的道观若隐若现。道观朱漆大门斑驳陆离,门檐上悬挂的灯笼在风中剧烈摇晃,昏黄的灯光透过残破的纱纸,在这动荡的夜中显得格外微弱。此时,道观内的一间静室内,烛光却异常稳定,柔和的光线洒在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身上。她手持茱萸枝,指尖轻抚过花瓣上凝结的露珠,那晶莹的水珠倒映着她眉眼间淡淡的哀愁,宛如未落下的泪。
“霜儿,你真的决定了?明日便是重阳,这一去……” 一道温和的声音从静室的角落传来,打破了短暂的宁静。说话的是一位中年道士,他道袍上的云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神色关切地看着女子。案头的青铜香炉中,袅袅青烟正托着几缕檀香,在两人之间编织出朦胧的纱帐。
女子微微点头,轻声说道:“师傅,徒儿心意已决。今日星空异动,想必与他有关。徒儿想去看看,哪怕只是远远地望他一眼。” 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又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思念。窗外,一阵秋风卷着几片枫叶撞在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即将启程的离别叹息。
中年道士的叹息在静室中荡开,烛火随之摇曳。他枯瘦的手指抚过那串红绳茱萸,绳结处的八卦古玉突然映出徒弟初上山时的面容。"江湖的水..."他顿了顿,将茱萸串递出时,干枯的果实突然泛起血色光泽。檐角铜铃无风自动,最老的那枚"咔"地裂开一道细纹。
女子接过茱萸,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多谢师傅。” 她将茱萸贴身藏好,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怀中泛黄的信笺,那是夏至临走前留给她的,墨迹早已被反复摩挲得有些模糊。
第二日,天刚破晓,女子便独自一人离开了道观。此时的山林在秋霜的覆盖下,透着丝丝寒意,每一片树叶都仿佛被寒霜镀上了一层银边,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清冷的光。山间晨雾未散,宛如仙女遗落的轻纱,缠绕在古树的枝桠间。女子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路边的草丛中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她的裙摆不经意间扫过,露珠纷纷滚落,浸湿了鞋面。一路上,她时不时地停下脚步,将手中的茱萸插在路边的树枝上,口中念念有词,似在祈求着什么。每插下一株茱萸,便有一只翠鸟从枝头掠过,清脆的鸣叫声在山谷间回荡,像是为她送行。
行至半山腰,女子停下了脚步,目光望向远方。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秋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五彩斑斓的景色。红的似火,那是经霜的枫叶;黄的如金,是成熟的银杏;绿的则是常青的松柏,它们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然而,女子的眼中却没有欣赏美景的兴致,她的目光在山间急切地搜寻着,似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东西。山风掠过她的发梢,将几缕青丝吹散在眼前,她却浑然不觉。
突然,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从山下传来。女子眉头微皱,侧身躲在了一棵三人环抱的古柏之后。只见一群身着黑衣的人正沿着山路快速走来,为首的是一个面容冷峻的男子,他手中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剑,剑柄上缠绕的黑绸在风中猎猎作响,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之气。他腰间悬挂的青铜铃铛随着步伐轻轻摇晃,发出细碎的声响,却像是催命的音符。
“大哥,咱们真能在这找到那家伙?” 一个黑衣人小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目光不时地扫视着四周的树林。
为首的男子冷哼一声:“哼,那夏至身负重伤,又能逃到哪去?今日重阳,他定会在此处出现。咱们只要抓住他,上头重重有赏。” 他说话时,口中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的冰晶,转瞬即逝。
女子心中一惊,夏至?难道是他?她的心跳陡然加快,紧张地盯着这群黑衣人,手中不自觉地握紧了衣角。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满心满眼都是对夏至的担忧。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从树林中一闪而过,速度极快,若不是女子一直紧盯着那个方向,几乎难以察觉。黑衣人也发现了异动,纷纷抽出武器,警惕地看向四周。他们的刀刃在阳光下泛着森冷的光,映照着他们脸上狰狞的表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