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娘,轻盈地飘至古桥中央,裙裾如流水般扫过垂杨枝桠的瞬间,那些蔫了一冬的枝条,竟 “噼啪” 作响,迅速抽出嫩绿的新芽。嫩绿的叶尖上,还沾着点点金粉,像是给每片叶子,都细细镶上了一道金边,连柳叶那细密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仿佛是用绣花针,精心细细描过一般。
桥下的溪水,原本是青灰色的,经她袖风轻轻一拂,竟变得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见水底游动的云影。连溪石上那层厚厚的苔衣,都绿得发亮,像是谁把翡翠精心磨成了粉,轻轻撒了进去。溪水潺潺流动时,泛着粼粼的绿光,恰似一条流动的、熠熠生辉的翡翠带。偶尔,有小鱼欢快地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里,竟也闪着金粉的迷人光芒。
此时,不知从何处,悠悠飘来一阵笛声,清越如深山里的泉眼初开,带着些微的颤音,仿若从古老的《诗经》里,悄然溜出来的优美句子,带着千年沉淀的醇厚韵味。
循声望去,只见夕瑶,亭亭玉立在巷尾的紫藤花架下。她身着素白的广袖流仙裙,裙上绣着精美的青玉案纹,腰间别着的玉笛,正流淌出《白娘子》的经典调子:“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笛声悠扬,掠过水面时,竟惊起几尾色彩斑斓的锦鲤,甩着金红的尾鳍,在水面上画出半轮绚丽的彩虹,像是给这美妙的曲子,添了一幅灵动的、会流动的插画。连水波,都跟着这旋律,悠悠荡漾,形成一圈圈精美的花纹。
夕瑶的发丝,被微风轻轻扬起,发间的玉簪,随着微风晃动,发出细碎而悦耳的响声,与这悠悠笛声交织在一起,像是给这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增添了几分灵动鲜活的气息。
春姑娘,转身飞向山峦之时,裙裾带起的风,猛地掀起满地缤纷的落英,仿佛给大地,精心铺了一条五彩斑斓的花毯。连空气中,都飘着花瓣们轻柔的细语。
远处的群山,原本是一幅青灰色的、宁静的水墨画,经她指尖轻轻一点,竟瞬间活了过来:松针尖上,挑着鲜嫩欲滴的新绿,像是谁把春天那浓郁的颜料,毫不吝啬地泼在了针尖之上,绿得夺目耀眼,仿佛轻轻一掐,就能挤出饱含生机的汁水;映山红,顺着陡峭的崖壁,努力地攀爬,红得鲜艳热烈,仿佛能把天边的云霞都染透,真正应了 “满山红遍 —— 层林尽染” 的绝妙盛景,像是给雄伟的大山,披上了一件火红的、喜庆的嫁衣。
山雀们,欢快地追着她的衣袂飞翔,鸣声清脆,碎成点点金箔,落在溪涧里,便成了会唱歌的、闪烁的星星。连溪水,都跟着哼起了欢快的小调,叮叮咚咚,仿佛在为春天的盛大到来,尽情唱着赞歌。
然而,在西北侧的山坳里,却有一片林子,还笼着尚未消融的残雪。枯树的枝桠,犹如老人伸着的瘦骨嶙峋的手,又像是冬天遗忘在此、未曾带走的旧账本,透着一股孤寂萧瑟的气息。树枝上挂着的冰棱,还未完全融化,在阳光下闪着冷冽刺目的光,与周围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春姑娘见状,微微轻蹙蛾眉,指尖优雅地划过云端。刹那间,金红的阳光,如熔化的蜜糖般,倾泻而下。残雪 “滋滋” 作响,迅速化去,露出底下蜷曲着的草根,恰似婴儿刚刚睁开懵懂的眼睛,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期待;枯树,轻轻抖了抖身子,竟从皴裂的树皮里,艰难地挤出嫩绿的新芽。鹅黄的叶尖,顶着晶莹的水珠,像是刚破壳而出的小鸟,带着新生的喜悦与胆怯,颤巍巍地伸展着。
山溪,得了这温暖的气息,叮咚声忽然变得清亮起来,带着融化的冰晶,欢快地撞在石头上。溅起的水珠,都闪着彩虹般的迷人光色,像是在演奏一曲激昂的新生赞歌。连躲在石缝里的小螃蟹,都好奇地探出了身子,想要看看这热闹非凡的景象。
“原来春天,是带着调色盘来的。” 霜降,望着眼前这如变魔术般的山林,眼中映着漫山遍野的新绿,忽然想起朱自清笔下 “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这句话。此刻的山川,倒真像是被春姑娘,重新精心描了眉眼,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青草那特有的腥甜气息,仿佛能真切地尝到春天的独特味道。
她的指尖,轻轻划过石栏上的青苔,细腻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仿佛在触摸春天那柔软的肌肤。夏至,望着她发间落着的娇艳花瓣,忽然觉得,眼前的这美景,与画中的人,像是从同一幅《春山行旅图》里,悠然走出来的。连时光,都忍不住放慢了匆匆的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
他的目光,顺着她的肩线望去,只见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新绿、浅红、鹅黄等色彩,交织在一起,像是大自然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肆意挥洒出这一片绚烂。而霜降,静静地站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竟比任何美景都更加动人,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