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晨曦初现,天边泛起鱼肚白,柔和的光线渐渐驱散了黑暗。夏至以剑为笔,在青石板上刻下雀凌步要诀。他的神情专注而认真,仿佛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使命,恰似 “一丝不苟”,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凌霜将妖树星屑收进玉瓶,轻声道:“《开元占经》言‘妖星现,圣人隐’,昨夜异象恐是……” 话音未落,被灵雀啄窗声打断。但见它爪下按着的,正是三年前神秘老者遗留的青铜铃铛,铃舌上不知何时多了道裂痕,形如参商二星间的天河,这裂痕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裂痕究竟意味着什么?神秘老者又为何留下这铃铛?一切都如同迷雾般笼罩着他们,令人心生疑惑,却又迫不及待地想要探寻真相,恰似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充满了迷茫与好奇。
就在这时,竹林间忽起瑟瑟风声。先前隐在暗处的几道身影飘然而至,为首者头戴竹丝斗笠,笠沿垂落的青纱随晨风轻扬,露出半张遍布星痕的面容。“二位可知‘天裂现妖,地裂藏宝’?” 那人声音沙哑如揉碎的枯叶,带着岁月的沧桑,腰间悬着的青铜司南针正指向凌霜手中玉瓶,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凌霜广袖微震,十二枚冰魄针已暗扣掌心,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夏至却注意到来人鞋履沾着星屑磷粉,与昨夜妖树残枝上的如出一辙,当即朗声道:“阁下既知‘荧惑守心’乃大凶之兆,何不共商破劫之法?” 说话间,灵雀忽然振翅飞向竹林深处,尾羽在晨光中划出 “参商永离” 的星轨,仿佛在指引着什么。
斗笠客忽从怀中掏出半片龟甲,其上灼纹竟与寒螭鉴显现的谶语严丝合缝:“星槎渡劫日,双影叩天门。” 他枯瘦手指抚过龟甲裂纹,仿佛在触摸历史的痕迹,缓缓说道:“三年前有位持铃老者,曾在洞庭湖畔说‘天门开时,需以双星为钥’。”
凌霜闻言色变。当年老者赠鉴时,确曾留下 “双星汇,天门启” 的谒语。她正欲追问,忽见灵雀急掠而回,口中衔着片染血的竹简 —— 正是昨夜布阵时遗失的《步天歌》残页!简上血迹蜿蜒如河图洛书,原本模糊的星图竟显出新轨迹:北斗勺柄直指西南坤位,恰是《淮南子》所言 “归墟” 所在。
“好个螳螂捕蝉!” 斗笠客身后忽然传来阴冷笑声。但见虚空裂开蛛网状缝隙,昨夜溃散的妖树星屑竟重新凝聚,化作三目六臂的窥天者真身。它额间竖瞳射出赤红光柱,所照之处青竹尽数枯朽,连石板上刻的雀凌步要诀都开始扭曲模糊,恰似 “摧枯拉朽”,展现出强大的破坏力。
夏至长啸一声,雀凌步踏出北斗天罡。剑光过处,七道残影各执星宿方位,正是《吴子兵法》“七星连珠” 之阵。凌霜广袖翻飞如鹤舞九天,十二枚冰魄针引动周天寒气,在晨曦中织就冰晶星网。窥天者六臂暴涨,每条手臂都幻化成《山海经》记载的凶兽:朱厌、穷奇、蛊雕…… 霎时腥风扑面,兽吼震得竹叶簌簌如雨,仿若 “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极其恐怖的氛围。
正当双方陷入僵持之际,斗笠客突然掷出龟甲,高喝:“离宫属火,坎位藏真!” 那龟甲在空中炸成齑粉,粉尘竟凝成先天八卦图形。夏至心念电转,雀凌步突变 “踏雪无痕”,剑尖挑起昨夜冻住的虫群冰晶,直射八卦中的离位。凌霜会意,寒螭鉴映着朝阳反光,将坎位水气凝作冰龙。
冰火相激的刹那,窥天者真身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它额间竖瞳迸裂,流出的不是血,而是璀璨星沙。灵雀忽然俯冲而下,将星沙尽数吸入体内,尾羽光纹暴涨如银河倒悬。地面随之震颤,青石板上 “凌霜” 二字竟浮空而起,化作两柄星光熠熠的钥匙!
“原来谶语中的‘双影’……” 凌霜话音未落,西南天际忽现巨大星璇。青铜铃铛应声而碎,碎片悬浮成环,中央赫然是《列子?汤问》所载的 “星槎” 轮廓。窥天者残躯化作流光遁入星槎,留下森然冷笑:“归墟之门已开,且看双星可能照破九幽!”
竹林中忽起浓雾,待雾散时,斗笠客一行已杳无踪迹。唯余半片龟甲落在晨露中,背面显出新的灼纹:“青龙七宿动,玄武潭水深。” 夏至拾起龟甲,见裂纹延伸处,隐约是凌霜幼时生活过的镜湖水坞。
灵雀忽然轻啄他手中星钥,尾羽光纹投射在地,竟显出老者当年留下的青铜铃铛内部构造 —— 层层机括环环相扣,最核心处嵌着微缩的二十八宿星图。凌霜以寒螭鉴映照,惊见星图某处缺失的 “心宿” 位置,正与昨夜妖树残叶上的 “荧惑守心” 完全契合。
“看来,这一切都是早有预谋。” 凌霜沉声道,“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归墟之门,阻止异界之力的侵扰。”
夏至点头,目光坚定:“对,无论是为了这片大陆的安宁,还是为了寻找真相,我们都不能退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