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传感器角度需要调整15度。"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林小满手一抖,螺丝刀差点掉在地上。曹峰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手里拿着一个水平仪。他今天穿了科考队统一的蓝色工作服,衬得肩膀格外宽阔。
"南极的盛行风与北半球相反,"他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工具,"如果按常规角度安装,数据会有偏差。"
林小满看着他熟练地调整设备,修长的手指在精密仪器间穿梭,像在弹奏某种乐器。"你懂气象设备?"
"冰川学研究需要气象数据支持。"曹峰头也不抬地回答,嘴角却微微上扬,"正好认识一位很专业的气象学家。"
林小满耳根发热,假装整理数据线:"那位专家没告诉你,随便动别人的仪器很不礼貌吗?"
曹峰终于抬起头,眼睛在晨光中呈现出琥珀般的颜色:"她给了我全天候咨询的权限。字条上写的。"
"曹博士!"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科考队队长张教授大步走来,"你的冰芯钻探方案我看过了,很有创意。不过——"他看了看林小满,"气象支持够吗?"
"林博士提供了非常专业的建议。"曹峰站直身体,声音恢复了专业性的平稳,"我们正在调试联合观测设备。"
张教授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两人几乎挨在一起的肩膀:"很好,跨学科合作正是我们需要的。"他拍了拍曹峰的肩膀,"不过别耽误了十点的装备检查。"
等张教授走远,林小满小声问:"我们什么时候成了'我们'?"
曹峰低头继续调整传感器:"从昨晚开始?当'我们'共享一件雨衣的时候。"
林小满正要反驳,机械师王磊吹着口哨经过:"哟,冰川学家和气象学家联合攻关啊?"他促狭地眨眨眼,"听说昨晚暴雨,有人看见你们——"
"王磊!"曹峰警告地喊了一声,耳尖却红了。
林小满假装专注于设备屏幕,但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阳光透过帐篷洒在他们周围,空气中的尘埃像极了昨夜雨后的水雾,在光线中缓缓舞动。
"对了,"曹峰突然说,"你的气象模型预测今天会下雨吗?"
林小满抬头看了看万里无云的天空:"不会。为什么这么问?"
曹峰将最后一个螺丝拧紧,声音轻得只有她能听见:"因为我没带雨衣。"
---
接下来的几天,科考队的准备工作进入白热化阶段。林小满发现,无论她走到哪个工作区域,总能在不远处看到曹峰的身影。他在冰芯实验室讲解采样技术时,会特意看向站在门口的她;她在会议上汇报气象预测时,能感觉到他专注的目光;甚至在食堂排队时,他也会"恰好"排在她后面。
"你的南极涛动分析很精彩。"一次午餐时,曹峰端着餐盘坐到她对面,"特别是关于极地涡旋分裂对冰架稳定的影响部分。"
林小满惊讶地抬头:"你听得懂气象动力学?"
"略懂。"曹峰用筷子夹起一块西兰花,"为了理解冰盖物质平衡,我选修过大气物理。"
"所以你是个隐藏的气象学家?"
"不,"曹峰认真地看着她,"我只是想理解你的世界。"
这句话让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她低头扒拉着米饭,突然发现自己的餐盘里多了几块红烧肉——正是她最爱吃但总是抢不到的菜品。
"你——"
"王磊多打了一份。"曹峰若无其事地说,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下午的设备打包工作中,林小满负责的气象仪器需要与曹峰的冰川钻探设备一起装箱。当两人在仓库角落整理器材时,曹峰突然问道:"为什么选择研究极地气象?"
林小满停下手上的工作,思考了一会:"因为极地的天气最纯粹,最...诚实。没有城市热岛效应,没有人为干扰,就像..."她寻找着合适的比喻,"就像一个人的本质,剥离了所有伪装。"
曹峰静静地看着她:"那昨晚的暴雨呢?也是纯粹的极地气象?"
"那是..."林小满的脸红了,"那是一个实验。"
"实验假设是什么?"曹峰向前一步,工具箱在他们之间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假设...一位冰川学家会在暴雨中分享他的雨衣。"
"实验结果支持假设吗?"
"数据...尚不完整。"林小满感觉呼吸有些困难,"需要进一步验证。"
曹峰又靠近了一步,现在他们之间只有不到二十公分的距离。仓库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细密的阴影,让他深邃的眼睛更加迷人。
"需要多少次实验?"他低声问。
林小满还没来得及回答,仓库门突然被推开。"曹峰!张教授找你——哦!"王磊的声音戛然而止,"我是不是...打扰了什么科学实验?"
曹峰退后一步,镇定自若地拿起一个工具箱:"是的,非常重要的气象仪器校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