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朝臣站队

作品:庶女凰途|作者:波哥家的小猫咪|分类:古言|更新:2025-06-30 11:10:32|字数:4392字

随着储君争夺的白热化,朝廷中的大臣们再也无法保持中立了。

每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支持三皇子,要么支持五皇子,要么支持燕王。

这种选择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政治前途,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

吏部尚书赵文昌是第一个公开表态的重要大臣。

在一次朝会上,他明确表示支持三皇子朱翊铭的储君地位。

"三皇子殿下乃是嫡长子,按照祖制,理应继承大统。"赵文昌在朝堂上慷慨陈词,"而且殿下品德高尚,才能出众,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这个表态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立即激起了层层波澜。

其他大臣们都在暗中观察,看看还有谁会跟进。

果然,没过几天,礼部侍郎孙明义也公开支持三皇子。

紧接着,国子监祭酒李文华、太常寺卿王德厚等人也相继表态。

这些人大多是朝中的老臣,他们的支持让三皇子的声势大振。

但是,五皇子的支持者也不甘示弱。

工部侍郎陈志远率先为五皇子发声。

"储君之选,应该以德才为准,而不应该仅仅看重出身。"他在朝会上说道,"五皇子殿下虽然不是嫡出,但其才能和品德有目共睹,更适合治理国家。"

户部郎中刘文博也站出来支持五皇子。

"是的,国家的未来需要有真正能力的人来领导。五皇子殿下在工部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很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明德、大理寺少卿王文正等人也加入了五皇子的阵营。

朝廷中的站队情况变得越来越明显,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而燕王朱翊煊的支持者相对较少,主要是一些中低级的官员。

兵部侍郎张文正、户部员外郎李明德等人虽然支持燕王,但他们的影响力有限。

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燕王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

苏月卿通过风语楼密切关注着这些变化。

她发现,朝臣们的站队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着深层的政治考量。

支持三皇子的大多是保守派官员,他们重视传统和血统。

支持五皇子的主要是实务派官员,他们更看重能力和实绩。

而支持燕王的则多是一些理想主义者,他们希望看到真正的改革。

"这种分化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苏月卿在风语楼的秘密会议上分析道。

慕容雪点点头:"确实如此。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争取更多的支持者。"

王猛提出了一个担忧:"楼主,现在支持燕王殿下的大臣太少了,这样下去很危险。"

林秀才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是的,我们必须想办法扭转这种局面。"

苏月卿思考了一会儿:"我们不能急于求成。现在直接去拉拢那些已经站队的大臣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那些还在观望的人身上。"

"还有哪些重要的大臣没有表态?"慕容雪问道。

苏月卿拿出一份名单:"兵部尚书李国柱、刑部尚书王明德、翰林院学士陈文正等人都还没有明确表态。这些人的态度很关键。"

"那我们应该如何争取他们?"王猛问道。

"我们要分析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苏月卿说道,"比如李国柱,他是军人出身,最看重的是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安全。我们可以强调燕王殿下在军事方面的才能。"

"王明德是刑部尚书,他最关心的是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我们可以宣传燕王殿下的治理理念。"

"陈文正是翰林院学士,他重视文化和教育。我们可以展示燕王殿下的文学素养和对教育的重视。"

慕容雪赞同地点点头:"这个策略很好,我们可以分头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风语楼开始按照新的策略行动。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那些还在观望的大臣传递燕王的优势和理念。

同时,苏月卿也利用自己的商业网络,为燕王争取更多的民间支持。

她让清月集团的各个分店都暗中宣传燕王的政绩和品德,让更多的百姓了解燕王的真实情况。

这种民间舆论的力量虽然不能直接影响朝廷的决策,但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与此同时,三皇子和五皇子的争夺也变得更加激烈。

双方都在努力争取更多的支持者,手段也越来越激烈。

三皇子开始利用自己的血统优势,暗示那些支持其他皇子的大臣是在违背祖制。

五皇子则通过各种实际利益来拉拢大臣,承诺给支持者更好的职位和待遇。

这种激烈的竞争让朝廷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

大臣们在朝会上经常发生争论,有时甚至差点动手。

皇帝对这种情况显然也有所察觉,但他没有立即干预,似乎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各方的实力。

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开始感到压力。

他们意识到,继续保持中立可能会得罪所有人,最终什么好处都得不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女凰途》,方便以后阅读庶女凰途第155章 朝臣站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女凰途第155章 朝臣站队并对庶女凰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