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你们那里是不是有种长在水边的野菜,叶子像小伞,吃起来有点苦?"
女孩和奶奶同时露出惊讶的表情:"医生怎么知道?春天我们常采来吃..."
"就是它了。"朱振华低声自语,然后提高声音,"您孙女得的不是普通肠胃炎,而是一种叫肝片形吸虫的寄生虫病。那种野菜上容易附着虫卵。"
直播间瞬间炸开了锅:
"寄生虫?太可怕了!"
"隔着屏幕都能诊断寄生虫?"
"不会是骗人的吧?"
朱振华没有理会弹幕,而是迅速写下一个药方:"南瓜子100克,槟榔50克,水煎服,连服三天。三天后再用这个方子..."他又写下另一个方子,"乌梅、黄连、当归各10克,水煎服,连服七天。"
他抬头看向镜头:"这种寄生虫病西医治疗需要特殊驱虫药,但在偏远山区很难获取。中药方虽然见效慢一些,但材料容易找,效果也不错。"
老妇人突然跪了下来,对着镜头连连磕头:"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朱振华连忙摆手:"老人家快请起。我们会安排人把药方和详细服用方法送到您手上,还会寄一些成药过去。"他转向镜头,"悬壶居的义诊中心会跟踪这个病例,直到小姑娘完全康复。"
连线断开后,直播间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打赏的提示音不断响起,观众们被这场跨越千里的远程诊断所震撼。
就在这时,一个特殊的连麦请求引起了技术人员的注意。
"朱医生,有个ID叫'半夏'的网友申请紧急连线,已经打赏了...一百万礼物!"小王的声音有些发抖。
朱振华皱眉。一百万?这是什么人?
"接通吧。"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戴着口罩的年轻女子。虽然只露出上半张脸,但那双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睛和精致的眉形,足以让人判断出这是个美人。
"朱医生好。"女子的声音清冷中带着一丝慵懒,"我是您的粉丝,刚才看了您对那个山区女孩的诊断,非常佩服。"
朱振华礼貌性地点点头:"谢谢支持,不过打赏太多了,我们可以退还..."
"不必。"女子轻轻摆手,"那一百万是定金。我想请您研发一种针对偏远地区的广谱驱虫药,成本要低,效果要好,最好能用常见药材配制。"
朱振华挑眉:"您是..."
"陈半夏。"女子微微一笑,"长青生物研发部主任。不过这次是以个人名义与您合作。"
长青生物!朱振华瞳孔微缩。这个与多起医药事件有关的公司,居然主动找上门来?
"陈小姐为何找我合作?长青生物应该有足够的研发能力。"
陈半夏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因为我们现有的驱虫药成本太高,不适合贫困地区。而您刚才展示的中药方,成本不到二十元。"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另外,我对您一眼诊断出寄生虫病的能力很感兴趣。那女孩的症状并不典型,即使做化验也不一定能立刻确诊..."
朱振华心中一凛。这个陈半夏眼光毒辣,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中医望诊自有其独到之处。"他平静地回答,"关于合作研发的事,可以线下详谈。"
"太好了。"陈半夏似乎早料到他会答应,"明天上午十点,我在金融大厦对面的蓝山咖啡等您。"
连线断开后,直播间的观众彻底沸腾了。短短几分钟内,"神秘女富豪百万打赏中医"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朱振华的粉丝数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涨。
"朱医生,有个叫'科普君'的大V申请连麦!"小王激动地报告,"他是全网有两千多万粉丝的知名科普博主!"
朱振华略一思索,点头同意。这个"科普君"他有所耳闻,是少有的既懂科学又尊重传统的科普作者。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男子,背景是一整面墙的书架。
"朱医生好!我是科普君林默。"男子热情地打招呼,"刚才的直播太精彩了!特别是那个寄生虫病例,简直可以写入诊断学教科书!"
朱振华微笑:"过奖了。中医诊断确实有其独特价值。"
"我有个不情之请。"林默推了推眼镜,"能否邀请您做一期关于中医诊断科学的专题节目?我想用现代科学的角度解读中医理论,破除一些误解。"
这个提议正中朱振华下怀。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中医。
"荣幸之至。具体可以线下详谈。"
直播结束后,朱振华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短短三小时的直播,消耗的真气比平时坐诊一天还多。远程望诊需要将望气术发挥到极致,对精神力的消耗极大。
"朱大哥,数据出来了!"周小芸兴奋地跑进来,"直播最高在线人数突破八百万,新增粉丝三百多万,总粉丝数已经接近千万!还有,'中医远程诊断'的话题已经登上热搜第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