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人才争夺战

作品:流水线上的哼哈二将|作者:阿克琉斯11|分类:都市|更新:2025-06-30 01:51:12|字数:17268字

但林夏知道,绿色转型永远在路上。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将工厂打造成为“零碳工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全部用电需求。在工厂的屋顶,一片片太阳能板正在安装,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当华星电子厂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正式并网,林夏站在铺满光伏板的厂房屋顶,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智能车间,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刻,工厂的智能管理平台显示:可再生能源供电占比突破90%,碳排放数据持续归零,这座曾以传统制造闻名的工厂,已然蜕变成为一座“零碳智造堡垒”。

然而,市场的浪潮永远不会停歇。在华星全力推进绿色转型时,行业内掀起了“万物互联”的新浪潮。竞争对手纷纷推出集成度更高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用户只需一个APP,就能控制家中所有智能设备。反观华星,虽然单品技术过硬,但在生态互联方面已显滞后。

“我们不能被时代抛下。”林夏在战略研讨会上敲打着全息投影中的市场分析图,“华星要从单一产品制造商,转型为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她提出了“星火计划2.0”——构建覆盖家庭、社区乃至城市的智能物联网络,让华星的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关键节点。

但转型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首先面临的是技术整合难题。华星现有的智能插座、照明系统、安防设备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无法实现无缝对接。研发团队尝试了23种技术方案,均以失败告终。关键时刻,林夏力排众议,决定投入重金研发自主通信协议“星链协议”。

“这相当于重新发明轮子,风险太大了!”总工程师皱着眉头反对。

“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才能真正破局。”林夏目光坚定,“联系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攻关!”

历时八个月,“星链协议”终于研发成功。它不仅实现了设备间的毫秒级响应,还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即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更重要的是,林夏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开放协议接口,邀请全行业共建生态。

“这不是把市场拱手让人吗?”市场总监急得跳脚。

林夏却胸有成竹:“当我们的协议成为行业标准,华星就站在了生态的制高点。”她亲自带队拜访了50多家企业,从智能家居厂商到家电巨头,用数据和诚意说服对方加入。三个月后,“星链联盟”正式成立,首批成员达127家。

生态建设的同时,林夏开始布局海外第二战场——东南亚市场。不同于欧洲的高端路线,她为东南亚定制了“普惠智能”战略:推出高性价比的基础款智能设备,同时搭建本地化服务平台。在印尼雅加达,华星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为低收入社区提供“1元体验智能生活”活动;在越南胡志明市,建立联合实验室,针对热带气候优化产品散热设计。

然而,就在华星的全球化战略高歌猛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供应链危机席卷而来。芯片短缺、物流停滞、原材料价格暴涨,许多企业陷入停产困境。林夏早有准备,她启动了三年前布局的“备胎计划”:在国内建立芯片封装备份生产线,与非洲、南美供应商签订长期原料协议,还组建了自有航运船队。这些举措让华星在危机中逆势增长,市场份额提升至行业前三。

五年后的全球电子峰会上,林夏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家代表登上主论坛。大屏幕上播放着华星的宣传片:从智能工厂的无人生产线,到覆盖百万家庭的智慧社区;从零碳制造的绿色标杆,到全球共享的物联生态。台下,竞争对手纷纷投来敬畏的目光,而台下的林夏,只是微笑着说出那句早已刻入华星基因的话:“质量为本,创新为魂,我们永远在路上。”

散场后,林夏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模糊的视频:某个神秘实验室里,出现了疑似破解“星链协议”的设备。她盯着屏幕,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新的挑战已然来临,但这一次,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她和华星,早已做好了迎接任何风暴的准备。

喜欢流水线上的哼哈二将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流水线上的哼哈二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流水线上的哼哈二将》,方便以后阅读流水线上的哼哈二将第72章 人才争夺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流水线上的哼哈二将第72章 人才争夺战并对流水线上的哼哈二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