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孟国的赔偿

作品:我在古代当镇令|作者:龙葵宝宝|分类:历史|更新:2025-06-29 11:44:54|字数:9766字

陈峰用剑尖挑起工兵的腰带,见上面绣着孟国禁军的虎头纹:“徐林倒是下血本。去,把西瓮城的‘土雷’都搬到地道入口,引线连到城楼上。再让人抬十筐玉米粒堵住地道中段,记住,要带壳的!”

子时初刻,孟国军队的喊杀声准时在北门响起。陈峰站在西城楼,看火光中隐约有云梯靠上城头,却故意让亲卫们只放箭,不放火炮。

“大人,地道里有动静!”守在听瓮旁的士兵突然抬头。陈峰将火把往地道口一扔,只见数百个蒙着面的士兵正踩着玉米粒往前冲,玉米壳滑腻,踩上去就摔跤,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又撞上来,地道里顿时乱成一团。

“点火!”他猛地拽动城楼上的绳索。地道入口处的震天雷连环爆炸,铁砂混着玉米粒射进敌群。更里面的士兵不知死活,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前涌,却被两侧墙洞里伸出的火铳打得哭爹喊娘。

“徐林在哪?”陈峰揪住个伤兵的头发。那人被辣椒水呛得说不出话,只是朝地道深处努嘴。赵大带着人猫腰冲进去,片刻后拖着个穿白袍的老将退出来,老将腰间的玉带钩上还挂着半穗玉米。

“徐林!”陈峰用刀鞘挑起他的头盔,见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沾满玉米须,“当年在河西走廊,你用火球烧了我三千粮草,今日,该还了。”

几天后孟国的求和使者捧着玉璧进城时,陈峰正在清点战利品。地道里搜出的甲胄堆成小山,其中半数都刻着禁军标记。使者看着阶下囚笼里的徐林,手一抖,玉璧险些掉在青砖上。

“郡王殿下,”使者的声音比玉璧还颤,“我国愿割让河西三城,赔偿黄金万两,只求……”

“黄金万两?”陈峰擦着刀上的血,“徐林带十万人马来,吃了我多少粮食?烧坏了我几尊火炮?”他指了指墙角堆着的玉米芯,“就按这个算——十万人马,一日三升粟米,围城十日,该赔多少?”

账房先生的算盘打得飞快,最后报出的数字让使者脸都白了:“殿下,这……这怕是把国库搬空也不够啊!”

陈峰将佩剑插入刀鞘,发出“呛啷”一声响:“那就用粮草抵。我要孟国今年新收的粟米十万石,稻谷五万石,三日内送到青崖城外。至于徐林……”他看了眼囚笼里闭目养神的老将,“让他给我押运粮草,戴罪立功。”

三日后的清晨,青崖城外排满了孟国的粮车。陈峰站在城楼上,看徐林穿着囚服,拿着鞭子抽打磨洋工的民夫。那些粮车上盖着的苫布破破烂烂,露出的粟米却颗颗饱满。

“大人,孟国使者说,这是他们能凑出的最后一点存粮了。”陈峰递过一封蜡封的文书,上面盖着孟国玉玺。陈峰没接,只是望着远处烟尘起处,那是他派去开平镇的信使,正骑着快马传递捷报。

拔营时,士兵们往粮车里装的不全是粮食。陈峰让工匠拆了孟国的投石机,熔了冲车上的包铁,连地道里挖出来的支撑木都没放过,全锯成了犁辕。一个士兵扛着半袋硝石从身边走过,笑得满脸褶子:“大人,这些硝石够咱铸十尊新炮了!”

队伍行至镇口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喧哗。陈峰回头,见徐林挣脱卫兵,跪在尘土里朝他磕头:“郡王殿下,徐某有眼不识泰山……若蒙不弃,徐某愿为您打造攻城器械,比孟国的更结实!”

陈峰勒住马缰,看了看他花白的头发,又看了看车上装的农具零件,忽然笑了:“徐将军想戴罪立功?好啊。去开平镇吧,那里的百姓正缺会打制农具的好手。”

夕阳西下时,运粮车队蜿蜒进入开平镇。百姓们举着火把涌到镇口,看见车上装的不是金银,而是成袋的粟米和锃亮的农具,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陈峰翻身下马,接过老丈递来的玉米窝头,咬了一口,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那是徐林带着孟国降兵,正在镇口的铁匠铺里,熔解第一批孟国甲胄。

喜欢我在古代当镇令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我在古代当镇令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古代当镇令》,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古代当镇令第76章 孟国的赔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古代当镇令第76章 孟国的赔偿并对我在古代当镇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