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改土归流令初颁

作品:天赐良臣|作者: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分类:历史|更新:2025-06-28 10:04:07|字数:6390字

穿过一片原始森林,众人来到隐蔽的山谷。谷中竟有座汉式砖窑,但造型古怪,烟囱呈螺旋状。窑前站着个白发老者,正用木棍在沙地上画着某种图案。

"鲁...鲁师傅?"李辰浩失声叫道。

老者转身,面容确与鲁大山有七分相似,但更瘦削,左颊还有道狰狞伤疤。"李大人认错人了。"老人用流利的汉话说道,"老朽韦银花,鲁大山是我师兄。"

李辰浩如遭雷击。鲁大山竟是苗人?那水泥配方...

"师兄临终前传信,说你会来。"韦银花引众人入内,窑洞中赫然陈列着各式银器,中央石台上放着个陶罐,里面是灰白色粉末。

"认识这个吗?"韦银花舀出一勺粉末,加水搅拌后竟迅速凝固,"师兄管它叫水泥,我们叫它'银骨'。"

原来苗疆自古流传着一种用特殊矿石烧制建筑材料的秘术,鲁大山少年时被汉商收养,将苗人"银骨术"与汉地石灰工艺结合,创出水泥配方。而"梅花银"则是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纯度极高。

"师兄死得冤啊。"韦银花突然老泪纵横,"他查出睿亲王用苗童试炼邪术,要去告发,结果..."

李辰浩猛然想起鲁大山"病逝"前的诡异症状——全身溃烂,不正是中毒迹象?而时间恰与睿亲王采购"梅花银"吻合!

"现在说这些晚了。"韦银花抹去眼泪,"苗疆大乱,李大人打算如何处置?"

李辰浩沉思良久,突然问:"若朝廷恢复议榔,减赋税,苗民可愿息兵?"

韦银花眼中精光一闪:"大人能做主?"

"本官是钦差。"

"那老朽倒可一试。"韦银花从怀中取出一块刻满符文的银牌,"这是'银匠王'信物,持此物可参加苗王大会。"

离开月亮山时,李辰浩带回了一小袋"银骨"粉末和满脑子纷乱思绪。鲁大山的真实身份、睿亲王的阴谋、苗乱的根源...这些线索如乱麻般纠缠在一起。但有一点很明确:平息苗乱的关键,不在于剿灭多少乱民,而在于能否重建苗人对朝廷的信任。

回到贵阳次日,李辰浩做了一件震惊所有人的事——他脱下官服,换上苗装,只带通事一人,亲自前往苗民大营谈判。

"我是李辰浩,韦银花的朋友。"他用苗语对戒备森严的苗兵说,"来见你们的理老。"

苗兵将信将疑地带他进入营地。中央大帐前,几十位头缠青帕的苗寨理老正在"议榔",见到汉官闯入,顿时哗然。

"汉官来送死吗?"一个白发理老厉声喝问。

李辰浩不慌不忙取出银牌:"我是银匠王的客人,也是..."他深吸一口气,"鲁大山的师弟。"

帐中瞬间寂静。苗民们交换着惊疑的眼神。鲁大山在苗疆被尊为"汉人银匠王",这个身份比任何官衔都管用。

"朝廷要剿灭我们,还谈什么?"一个年轻头人冷笑。

"不。"李辰浩摇头,"朝廷不知情。是鄂尔泰的属官贪暴,假传圣旨。"他当场写下告示,承诺恢复议榔制度,减免赋税,并请理老们联名上奏,保举贤能土官。

理老们将信将疑。直到李辰浩取出豫东地宫的账册,揭露睿亲王一党毒杀鲁大山的罪行,帐中气氛才骤然转变。

"汉官也有好人。"白发理老最终叹道,"但我们要朝廷圣旨为凭。"

"十日为限。"李辰浩承诺,"若无圣旨,我人头送上!"

当夜,李辰浩八百里加急上奏,详细陈述苗乱实情,并附上《苗疆善后十二条》,核心就是"土流并置,尊重议榔"。与此同时,他密信田文镜,请其联络朝中清流,为改革造势。

等待圣旨的第九天,贵阳城外突然出现大队苗兵。守军惊慌备战,却见苗人阵前推出十辆囚车,里面竟是引发民变的贪官!

"交给李大人处置!"苗兵高喊,"我们信他!"

当李辰浩站在城头,亲手焚毁那些强征赋税的粮册时,苗汉两族士兵同时欢呼。在众人看不到的角度,李辰浩却攥紧了袖中那份刚到的密报——张廷玉已指使御史弹劾他"擅改国策,媚蛮辱国"。

圣旨与政敌,谁会先到呢?李辰浩望着远处苍茫群山,想起鲁大山常说的一句话:治水如治民,堵则溃,疏则通。

喜欢天赐良臣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天赐良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赐良臣》,方便以后阅读天赐良臣第81章 改土归流令初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赐良臣第81章 改土归流令初颁并对天赐良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