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年羹尧掌兵符

作品:天赐良臣|作者: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分类:历史|更新:2025-06-28 10:03:16|字数:5128字

雍正二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养心殿内,雍正将一份六百里加急军报重重拍在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罗卜藏丹津好大的胆子!"雍正眼中寒光闪烁,"竟敢勾结准噶尔,公然叛乱!"

侍立一旁的十三阿哥胤祥接过军报细看,眉头越皱越紧:"青海和硕特部全反了...西北六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局势危矣。"

雍正负手走到窗前,望着西北方向的天空:"西北乃国家屏障,一旦有失,准噶尔铁骑可直捣中原。"他猛地转身,"必须立即派一员大将坐镇!"

"皇上心中可有人选?"胤祥小心翼翼地问。

雍正沉默片刻:"老十四..."

胤祥心头一跳。十四阿哥胤禵,与雍正一母同胞,曾任抚远大将军,在西北军中威望极高。但自雍正登基后,一直被软禁在京。

"皇上,十四弟虽熟悉西北军务,但..."胤祥欲言又止。

"但他与老八一党过从甚密,朕不放心。"雍正冷冷接话,"况且,若让他重掌兵权,难保不生异心。"

胤祥暗暗松了口气:"那...年羹尧如何?"

雍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年羹尧确是朕的心腹,但他从未统帅过如此大军..."

"年羹尧虽无十四弟的威望,但对皇上忠心耿耿。"胤祥分析道,"且他在四川任上剿匪得力,用兵如神,西北将领多有所闻。"

雍正沉思良久,突然拍案:"传旨!召年羹尧即刻进京!"

三日后,太和殿外旌旗猎猎。年羹尧风尘仆仆地从四川赶回,一身戎装跪在丹墀之下,额头抵地:"臣年羹尧,叩见皇上!"

"年卿平身。"雍正难得地面露笑容,"朕有重任相托。"

年羹尧起身,剑眉星目间难掩兴奋之色。他不过四十出头,却已官至四川总督,是雍正潜邸时的旧部,深得信任。

"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西北危急。"雍正声音陡然转厉,"朕命你为抚远大将军,总制陕、甘、川、滇四省军务,统帅六十万大军,即日赴西北平叛!"

年羹尧浑身一震,眼中精光爆射。抚远大将军!这可是当年十四阿哥胤禵的职位,节制半壁江山兵马!

"臣...臣恐难当此重任..."年羹尧嘴上谦辞,声音却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朕信得过你。"雍正走下御座,亲手将一枚虎符放在年羹尧掌心,"西北安危,系于卿一身。"

年羹尧双手接过虎符,只觉重若千钧。这小小铜符,代表着六十万大军的指挥权,是无数将领梦寐以求的至高权柄。

"臣定肝脑涂地,不负圣恩!"年羹尧重重叩首,额头在金砖上磕出闷响。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大学士马齐领着几名官员闯了进来,跪地高呼:"皇上三思啊!"

雍正脸色一沉:"马卿何故阻挠?"

马齐叩首道:"年羹尧虽为能臣,但资历尚浅,恐难服众。西北六十万大军关系社稷安危,当遣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室亲王坐镇才是!"

"哦?"雍正冷笑,"马卿认为哪位亲王合适?"

马齐硬着头皮道:"十四阿哥胤禵曾任抚远大将军,熟悉西北军务..."

"放肆!"雍正厉喝,"胤禵闭门思过,岂能统兵?马齐,你一再为胤禵说项,是何居心?"

马齐浑身发抖:"臣...臣只是为江山社稷着想..."

"够了!"雍正一甩袖袍,"朕意已决!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三日后启程赴任!再有妄议者,以谋逆论处!"

马齐等人面如土色,只能叩首退下。但年羹尧敏锐地注意到,马齐退下时与一名侍卫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册封礼毕,年羹尧捧着圣旨和虎符走出太和殿,阳光照在他崭新的官服上,绣着的麒麟纹样熠熠生辉。从今日起,他就是权倾朝野的抚远大将军了!

"年大将军留步。"

年羹尧回头,看见十三阿哥胤祥站在廊柱旁,面色凝重。

"十三爷有何指教?"年羹尧拱手,语气中已不自觉带上一丝傲气。

胤祥走近两步,低声道:"西北军中多有八爷党余孽,大将军此去务必小心。"

年羹尧不以为意:"多谢十三爷提醒。不过些跳梁小丑,何足挂齿?"

西北大营辕门外,三颗血淋淋的人头高悬旗杆。李晨浩勒马驻足,仰望着那三张青灰色的面孔,手指在缰绳上收紧。作为皇上曾经的幕僚,他比谁都清楚这三名将领的死意味着什么——年羹尧正在用鲜血浇筑自己的权力王座。

"李大人,大帅等您多时了。"亲兵统领迎上来接过马缰。

中军帐内,年羹尧高坐虎皮交椅,案上赫然摆着鎏金蟠龙香炉。李晨浩瞳孔骤缩——这是御用之物!

"晨浩来了。"年羹尧抬手示意他就坐,腕间露出明黄衬里,"皇上派你来犒军?"

李晨浩将圣旨高举过头:"奉皇上口谕,特来劳军。"眼角余光扫过帐内陈设,黄缎坐垫、龙纹屏风...处处都是逾制的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赐良臣》,方便以后阅读天赐良臣第46章 年羹尧掌兵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赐良臣第46章 年羹尧掌兵符并对天赐良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