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古籍密码:发现《长安志》记录着明代数据灾变真相

作品: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作者:郑麻子|分类:玄幻|更新:2025-06-27 06:16:57|字数:14162字

第十节 保护证据防泄露

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时,危险也悄然逼近。林羽发现自己被不明车辆跟踪,修复室的监控录像出现奇怪的黑屏时段。馆长紧急启动最高级别的安保措施,将《长安志》和胶片转移到地下十米的恒温恒湿库,那里配备了军用级别的电磁屏蔽系统。

"省公安厅成立了专案组。"馆长递给林羽一把加密钥匙,"从今天起,你负责24小时轮班值守。记住,任何异常都可能是致命的。"

深夜值班时,林羽用显微镜观察胶片,发现其表面存在纳米级的荧光标记——这意味着有人早已对胶片进行过检测,而他们的行动可能比想象中更早。

第十一节 意外状况生波澜

八月十五月圆夜,警报声撕裂了图书馆的宁静。林羽冲向地下库房时,看到三名黑衣人的残影消失在通风管道。保险库的电子锁显示有暴力破解痕迹,而监控录像在事发时段全部变成雪花屏。

"他们用了EMP电磁脉冲。"技术员举起烧坏的硬盘,"对方的技术水平......至少是军用级。"更令人心惊的是,警方在现场发现了明代样式的铜锁残片,与胶片上的防伪标记如出一辙。

林羽在修复室的暗格里找到一个神秘包裹,里面是本残破的《天工开物》抄本,扉页用血写着:"欲知真相,观星台井"。这个线索将调查指向了早已废弃的明代观星台遗址。考古队进驻观星台的前一夜,林羽在古籍数据库中比对上万张明代地图,发现遗址地下竟埋藏着与《长安志》中"地宫规制"完全吻合的建筑结构。

第十二节 深入调查寻真相

考古队在观星台枯井中发现了明代地宫。当探照灯照亮布满青苔的墙壁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石壁上刻满了与胶片相同的螺旋纹路,而中央石台上,摆放着一台造型诡异的青铜仪器。

"这是古代的'璇玑计算机'。"文物专家颤抖着抚摸仪器上的齿轮,"利用天体运行规律进行数据运算,设计理念比巴贝奇的差分机早了两百年!"在地宫深处,他们发现了更完整的胶片存储系统,以及记载"璇玑计划"的完整文档。原来,明代科学家早已掌握了数据存储技术,但这项技术威胁到了既得利益集团。万历十二年的灾变,正是保守派势力对革新派的血腥镇压。而《长安志》的夹层,是革新派为保留火种设下的最后防线。

在清理地宫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数百封密信,信中详细记录了当年数据灾变前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其中一封信件显示,内阁首辅申时行曾亲自下令,要求钦天监制造"能遮蔽星辰的机关",而这个所谓的机关,正是导致数据系统崩溃的人工磁暴装置。

第十三节 惊险对决揭真凶

真相大白之日,文物走私团伙与神秘势力同时现身。林羽带领警方在观星台布下天罗地网,当黑衣人试图抢夺地宫文物时,一场现代科技与古老智慧的对决在月光下展开。对方不仅装备了最新的电磁干扰设备,还对璇玑计算机的弱点了如指掌。

"你们以为销毁证据就能掩盖历史?"林羽举起微型胶片,身后的璇玑计算机突然发出嗡鸣,仿佛在回应五百年前的约定。随着警方的增援赶到,幕后黑手终于落网——竟是国内某文物保护基金会的负责人,其家族正是明代数据政变主谋的后裔。

在嫌疑人的保险柜里,警方找到了完整的"璇玑计划"蓝图,以及多份篡改历史的现代文件。这些证据,将彻底改写人们对明代科技史的认知。审讯过程中,嫌疑人供认不讳,他们家族世代守护着这个秘密,一旦发现有人接近真相,便会不择手段进行阻挠。

第十四节 真相大白留启示

事件平息后,《长安志》和微型胶片被永久收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林羽参与编写的《明代数据文明研究》一书引发全球轰动,璇玑计算机的复原模型成为科技史展厅的镇馆之宝。但这场冒险带来的思考远未结束。

在古籍修复室的玻璃柜里,依然保存着那本残破的《天工开物》,扉页上的血字虽然褪色,却时刻提醒着:历史的真相,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而林羽和他的同行们,仍在继续守护着那些沉睡在故纸堆中的文明密码。后续研究中,学者们在明代皇家陵墓的陪葬品里,又陆续发现了与璇玑计划相关的文物,一个跨越数百年的科技文明脉络正逐渐清晰。林羽也因此获得了国家文物保护最高荣誉,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年轻人投身于古籍修复与历史研究事业,让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真相重见天日。

喜欢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方便以后阅读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第110章 古籍密码:发现《长安志》记录着明代数据灾变真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第110章 古籍密码:发现《长安志》记录着明代数据灾变真相并对四象重启:破局者联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