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岭南棉庄.

作品: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作者:祭月|分类:历史|更新:2025-09-07 01:23:12|字数:4408字

哪怕他已经请了当地阅历极为丰富的俚人老农。

可全都皆称从未见过此等凶戾虫害,纷纷束手无策!

而且还因为这帮老农大嘴巴,把这件事儿给传扬出去了!

也就在消息传出去没几天,恐慌性流言迅速蔓延!

岭南之人皆称此乃"天罚",因汉人惊扰土地神灵,强行种植域外妖花所致!

甚至已有偏激的俚人开始焚烧自家棉苗以谢罪!

李晦焦头烂额,百骑司派出的人员亦对此无计可施,情况万分紧急,若处置不当,恐引发俚人更大规模的骚动甚至暴力抵制。

不仅前期所有投入将尽数付诸东流,朝廷在岭南的威信也恐将遭受重创!

不得已,李辉只能派人八百里传信跟陛下求助......

李世民越看,心中越是惊怒,捏着纸张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发白。

他甚至想都不用想,便觉得这肯定又是世家的手笔。

不然自己种的好好的,偏偏南方那边就遭到虫害了?

没道理嘛,赵牧那小子都说这玩意儿在南方其实更好种呢。

而且还给了详细的种植棉花指南,所以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

所以,肯定是世家在捣鬼,也只能是世家!

李世民强压着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火和焦虑,将密报内容简略告知长孙无忌等心腹大臣,还隐去了百骑司和李晦的具体信息。

只是含糊地说是朝廷派往岭南试种新作物的队伍遭遇困境。

众臣闻言,亦是面面相觑,对于这等突如其来的"天灾",一时也拿不出什么立竿见影的好主意,只能说些"陛下宽心","或许只是暂时之困","可诏令司农寺派员前往"之类的安慰话,显得苍白无力。

"此事朕已知晓,容后再议。"

"诸卿且先退下吧。"

李世民挥挥手,语气竭力保持平淡,结束了议事。

但熟悉他的重臣们都能感受到那平静水面下汹涌的波涛和压抑的怒火。

可众人退下后,李世民却一刻也未耽搁,甚至只匆匆套了件寻常外袍,便只带了王德一人,快马加鞭,心急火燎地直奔龙首原。

一路上,他眉头紧锁,心中焦虑万分,各种念头更是纷至沓来......

要知道,如今的在他心中,棉花大计可事关乎国运民生!

而且更是在他计划中打击世家经济命脉的关键一环!

可若此事真的在岭南折戟沉沙,不仅巨额投入打水漂,更会严重打击朝廷威信。

最严重的,是肯定会助长世家校长气焰,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得意!

而在此时。

龙首原上,温泉山庄内。

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气氛宁静祥和,赵牧正悠闲地指导阿依娜一种全新的舞蹈。

可见到"秦老爷"又一次不请自来,且步履匆忙,他不由笑道:"秦老哥今日气色不佳,印堂发暗,莫非又是哪桩生意出了岔子不成?"

"还是说......广告效果太好,生意好到忙不过来,累着了?"

李世民哪有心情说笑,一屁股坐在石凳上,也顾不上客套礼仪,咳声叹气地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忧虑,惶恐甚至是一丝迷信的惊惧:"赵小友,这次可不是生意上的事,是……是天大的麻烦,是祸事了!"

"真要命了!"

他将岭南棉田突遭"恐怖虫害",棉苗大片枯萎死亡,俚人恐慌称为"天罚",甚至要焚烧棉苗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描述得比密报上更加严重和惊心动魄几分,最后忧心忡忡地,几乎是带着求助的眼神问道:"赵小友,你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而且这棉花也是你亲手交给我的,所以,可有什么驱虫辟邪的秘法或良策?"

赵牧听完,非但没有惊讶恐慌,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摇头摆手,语气轻松而充满不容置疑的笃定:"我当是什么塌天的大事,原来是这个!"

"什么天罚地罚妖花之说,之前不都已经确定过了,纯属无稽之谈!"

"秦老哥你也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物,怎也提起这等乡野愚夫愚妇的迷信之语?"

他语气轻松,带着一种俯瞰众生的淡然:"此乃再寻常不过的虫害罢了。"

"听你所言,啃食根茎,导致幼苗倒伏的,多半是地老虎,蛴螬之类的地下害虫。”

“吸附叶背,吮吸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的,无非是蚜虫,红蜘蛛之流的害虫。"

"再加上南方天气湿热,而棉庄有作物单一,所以这管理上稍有不慎,便会有害虫滋生泛滥,这些都再正常不过,与鬼神何干?"

李世民闻言,顿时愣住:"寻常虫害?"

"可……可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农都说从未见过如此凶猛酷烈的……"

"他们没见过的东西多了去了。"

赵牧打断他,语气淡然却充满自信,

"岭南之地,生态与中原大不相同,出现些新虫害有何稀奇?"

"既是虫害,便有防治之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第四百二十五章 岭南棉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第四百二十五章 岭南棉庄.并对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