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星图指归途 阵锁浮城心

作品:迁徙的三国城堡|作者:十羚庭|分类:历史|更新:2025-09-02 23:01:59|字数:13106字

第二节 献祭之秘 魏延怒闯八卦台

翌日黎明,浮城之巅的八卦台已被晨光染成金色。这八卦台是孔明连夜命百工铸造,台基以玄铁混合星砂浇筑,八根立柱按八卦方位而立,柱高九丈,通体刻满符文,那些符文皆是用三祖时期的古篆写成,笔画间隐有红光流转,仿佛有血液在其中奔腾。

台周已布下三百甲士,皆是蜀军精锐,个个顶盔掼甲,手持丈二长矛,矛尖在晨光下闪着寒光。他们神色肃穆,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仿佛怕惊扰了台上的神圣仪式。

孔明立于八卦台中央,身披日月星辰图案的法袍,手持七星杖——杖上镶嵌的七颗宝珠,乃是从北斗星槎残骸中寻得的星核,此刻正随着他的呼吸明灭。他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高台,那些符文随之亮起,在空气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能量网,与远处的浮城核心遥相呼应。

"丞相,血脉者名册已查清。"姜维快步走上台,手中捧着一卷羊皮册,册上的名字皆是用朱砂书写。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忍,"共一十三人,皆是军中忠勇之士,其中还有三位是跟随先帝转战南北的老兵。"

孔明接过名册,指尖触到那些名字,只觉如触烙铁。他缓缓翻开,第一页便是一个熟悉的名字——"马岱",那是马超的从弟,随蜀汉迁徙星际,已是须发皆白的老将。孔明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马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心中一阵刺痛。

"丞相,为何定要三祖血脉者?"一个洪亮如钟的声音突然响起,震得符文光芒一阵乱颤。只见魏延大步流星走上台来,他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此刻双眉倒竖,虎目圆睁,腰间佩剑的剑鞘因他紧握的手而微微变形。

孔明睁开眼,望着这位素来刚直的将军,轻叹道:"文长可知,我等漂泊星际已逾三百年。子孙后代只在古籍中见过地球的模样,连'故土'二字都快忘了。归位程序是上古先民所创,唯有三祖血脉能与之共鸣,激活核心与北极玄枢的联系。"

"共鸣?"魏延冷笑一声,声如裂帛,"丞相莫不是要学那商纣,以活人献祭?我等皆是三祖后裔,身上流着同样的血!先祖创下基业,是为护佑子孙,而非让后人把血脉当祭品!这是背叛!是对先祖的大不敬!"

他猛地转身,对台下将士高呼:"诸位弟兄!那十三人里,或许有你的同乡,或许有你的袍泽!他们为蜀汉征战多年,难道要让他们死得如此不明不白?随我拿下八卦阵枢纽,毁了这吃人的归位程序,另寻归途!"

台下顿时骚动起来。将士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不少人握紧了兵器,眼中闪过动摇——谁愿眼睁睁看着同袍沦为祭品?更何况,那献祭的对象还是自己的先祖血脉。

"魏延放肆!"姜维拔剑出鞘,寒光一闪,直指魏延,"此乃丞相深思熟虑之举,岂容你在此煽风点火!"孔明却抬手拦住他,目光如古井无波:"伯约退下。文长也是一片赤诚,只是不知其中利害。"

魏延见状,更是怒火中烧,他猛地跃上东方震位柱,那柱子上缠绕着一条星砂锁链,正是控制八卦阵能量的枢纽之一。魏延挥剑便砍,只听"当"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那锁链竟是毫发无损,反震得魏延虎口发麻,长剑险些脱手。

"好坚硬的锁链!"魏延暗自心惊,却不肯示弱,正欲再砍,孔明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文长且住手。这锁链与浮城核心相连,若强行斩断,能量反噬之下,整个浮城都会化为宇宙尘埃。你要让亿万生民,为你一时之怒陪葬吗?"

魏延动作一滞,回头望去,只见台下将士们脸上皆露出恐惧之色。他们虽不愿献祭,却也深知浮城的处境——能量储备已不足半年,若再找不到归途,所有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难道除了献祭,就没有别的办法了?"魏延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并非鲁莽之辈,只是无法接受这种背叛先祖的方式。孔明默然良久,望着远方的浮城核心,那里的蓝光此刻忽明忽暗,仿佛在催促着什么。

"老夫彻夜推演,尚未找到两全之法。"孔明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请文长相信,老夫定会尽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让弟兄们白白牺牲。"他眼中的血丝,是彻夜未眠的证明;他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内心的挣扎。

魏延望着孔明,这位总是运筹帷幄的丞相,此刻竟显得如此苍老。他心中一软,却仍不甘心,只是挥手让将士们退下,自己则守在震位柱旁,如一尊铁塔,目光死死盯着孔明,以防他暗中启动程序。

晨光渐盛,照在八卦台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是一心要回家的智者,一个是坚守忠义的勇将,他们的对峙,不仅是理念的冲突,更是人性中"舍"与"得"的艰难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迁徙的三国城堡》,方便以后阅读迁徙的三国城堡第175章 星图指归途 阵锁浮城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迁徙的三国城堡第175章 星图指归途 阵锁浮城心并对迁徙的三国城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