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破译先祖秘 图腾染血痕

作品:迁徙的三国城堡|作者:十羚庭|分类:历史|更新:2025-08-02 14:08:16|字数:12880字

第二节 秘辛惊破 将士哗然疑先祖德

天枢阁内,烛火被玉佩的金光推得忽明忽暗,将诸葛亮的影子投在琉璃板上,如同一尊沉思的神像。赵云捧着血书,指腹抚过“吾族之罪”四字,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先帝向来以‘仁德’自诩,竟能直面先祖之过,这份胸襟……”

“何止是胸襟。”诸葛亮指着血书上的焦痕,“这绢书曾被火焚,却又被抢救回来,可见先帝在‘掩盖’与‘揭露’之间挣扎了许久。他既怕后世子孙知晓真相后动摇军心,又怕无人能完成赎罪,这份矛盾,才是最磨人的。”

阁门“哐当”一声被撞开,寒风裹挟着星尘灌入,吹得烛火险些熄灭。魏延身披黑甲,甲叶上的玄铁鳞片在金光中泛着戾气,身后跟着十余名偏将,个个手按刀柄,显然是强行闯入。

“先生!”魏延的声音如洪钟撞在青铜柱上,“属下在舰桥听闻天枢阁有异光,特来查看——为何琉璃板上,我汉家先祖要刺穿盟友胸膛?”

他祖父曾是刘备在涿郡时的亲卫,自幼听着“先祖斩黄巾、破董卓”的故事长大,此刻见先祖竟行此“背主”之事,如何按捺得住?

杨仪上前一步,厉声喝道:“魏延!天枢阁乃秘库重地,你擅闯此地,按军法当杖责四十!”

“杖责?”魏延猛地抽出腰间环首刀,刀身在金光中划出一道冷弧,“若这光影说的是真的,我汉家先祖便是背信弃义之徒!我等日日喊着‘兴复汉室’,岂不成了天下笑柄?比起这奇耻大辱,四十杖算得了什么!”

随他同来的裨将军张嶷也道:“先生,军中将士多是冲‘汉室正统’二字来的。若先祖真有背刺盟友之举,传出去吴、魏必以此为借口攻我,届时人心离散,如何抵挡?”

诸葛亮凝视着魏延紧握刀柄的手,那手上布满老茧,虎口处的伤痕是当年入蜀时被张任的“七星剑”所伤——那时魏延冒死救下黄忠,左手几乎废了,却从未喊过一声疼。此刻这只勇猛的手,正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魏将军,”诸葛亮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力,“你可知‘忠’字为何解?”

“忠便是不事二主,不背盟友!”魏延脱口而出。

“然也。”诸葛亮羽扇指向琉璃板,“可你怎知,那银甲首领不是先背了盟约?归位者内战绵延百余年,史料多有残缺,光影所见,未必是全貌。先帝血书言‘吾族之罪’,却未言罪在何处,这其中必有隐情。”

“隐情?”魏延冷笑,刀锋在琉璃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刀都捅进后心了,还有什么隐情?难不成是银甲首领要谋反,先祖不得已而为之?”

阁外传来一阵骚动,越来越多的士兵围拢过来,听闻先祖“背刺”之事,议论声如潮水般涌来。一名白发老兵挤到前排,他曾是刘备在徐州时的亲卫,此刻拄着断矛,颤声道:“老奴随先帝在白门楼见吕布被斩,那时先帝说‘反复无常者,死不足惜’。若先祖真如光影所示……那与吕布何异?”

“说得好!”魏延猛地将刀顿在地上,刀柄撞得白玉台“咚”地一响,“与其让后世骂我汉家先祖是‘吕布第二’,不如将这玉佩、血书一并焚了,从此无人知晓!”

“不可!”赵云横枪拦住,白袍在刀风中猎猎作响,“历史纵然残酷,亦是先祖走过的路。若焚了证物,便是自欺欺人,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先帝?”

“子龙将军这是迂腐!”魏延怒吼道,“难道要让子孙后代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你们的先祖是叛徒’?我魏延宁愿死,也不能让这脏东西污了汉室名声!”

他挥刀便向诸葛亮手中的玉佩砍去,刀风裹挟着星尘,吹得诸葛亮的道袍猎猎作响。诸葛亮早有防备,侧身避开,羽扇轻点地面,阁内突然升起三道青铜屏障,将魏延等人与玉佩隔开。屏障上雕刻的“二十八星宿”在金光中活了过来,似在冷眼旁观这场争执。

“魏将军,你可知擅闯天枢阁、欲毁先帝遗物,按律当斩?”诸葛亮的声音透过屏障传来,带着一丝沉痛。

魏延红着眼猛砍屏障,火星溅在他脸上,竟浑然不觉:“末将宁愿被斩,也不能让蜀汉蒙此大辱!先生若执意留着这证物,便是与全军将士为敌!”

阁外的喧哗声越来越大,不少士兵扒着窗棂往里看,其中有随刘备从荆州来的老兵,有南中归顺的“无当飞军”,还有成都本地的子弟兵。一名年轻士兵突然喊道:“若先祖是叛徒,我便不做这蜀汉兵了!”

“对!不做了!”

诸葛亮望着屏障外如困兽般的魏延,又听着阁外越来越烈的鼓噪,突然将血书高高举起,朗声道:“先帝血书在此!‘需以星轨之泪洗涤’——先帝尚且敢直面过错,我等身为后世子孙,难道连正视的勇气都没有?”

金光中,他的白发如雪,道袍上的八卦纹似在旋转,竟让躁动的士兵们渐渐安静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迁徙的三国城堡》,方便以后阅读迁徙的三国城堡第144章 破译先祖秘 图腾染血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迁徙的三国城堡第144章 破译先祖秘 图腾染血痕并对迁徙的三国城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