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铁砧血

作品: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作者:云影流光|分类:历史|更新:2025-06-20 14:09:35|字数:5964字

第二天晌午,军官带着二十多个兵冲进镇子。他们砸了王二麻子的棺材,抢了周伯家的粮食,最后冲进铁匠铺。我爹站在铁砧前,短刀在阳光下闪着光。"放下武器!"军官举着枪,"不然老子把你儿子当靶子!"我看见他身后站着个穿黑西装的男人,胸前挂着银质十字架——正是去年冬天来我家收租子的洋牧师。

"爹!"我想冲过去,被刘大狗拽住。军官的枪响了,子弹擦着我爹的耳朵飞过,在墙上打出个窟窿。我爹笑了,笑声像敲铁砧:"当年我爹被打死在刑场,我以为这世道没指望了。可现在...你看,这么多娃娃愿意跟我拼命。"他把短刀扔给我,"铁蛋,带着乡亲们跑!"

刘大狗突然扑上去,拳头雨点般落在军官脸上。军官尖叫着开枪,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溅在我脸上,温热的,带着铁锈味。我爹趁机冲上去,短刀扎进军官的肚子。洋牧师转身要跑,被王二麻子的媳妇用粪叉戳穿了后背——她举着粪叉的手还在抖,可眼神像团火。

镇上传来了哨声,是更多的官兵来了。我爹把虎符碎片塞进我手里:"带着乡亲们往南山跑,找那些真正护着百姓的义和团。"他看了我最后一眼,转身冲进人群。刘大狗拽着我往外跑,我回头看了一眼,看见我爹的背影淹没在人堆里,像块被炉火烧红的铁,渐渐融进夜色里。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夜里,青河镇死了三十七个人。我爹的尸体是在镇东头的老槐树下找到的,怀里还抱着王二麻子的闺女。他的短刀插在胸口,刀刃上刻着"保家"两个字,是他的血写的。

再后来,我跟着逃荒的人去了关外。在奉天城里,我见过真正的义和团战士,他们穿着号衣,举着"扶清灭洋"的旗子,眼里闪着我爹当年的光。有时候我会摸出那半块虎符,想起那个夏天的夜晚,想起铁砧上的血,想起我爹说的话:"铁要经过千锤百炼,人才能立得住。"

现在我老了,坐在土炕上打铁。徒弟问我:"师父,当年那些义和团,到底是英雄还是乱民?"我停下手里的活,看着炉火里的铁块慢慢变红:"他们是爹,是儿子,是被人踩进泥里的草。草要是不想死,就得往上长。"

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炉灰打着旋儿飞。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悠长,苍凉,像极了当年教堂的管风琴。我把铁块夹出来,锤子落下时,火星子溅在虎符碎片上,像极了那年七月初七的夜,漫天都是血和火的星星。

【合卷轻抚,余韵绵长】

当最后一页的墨香在指尖沉淀,那些穿越千山万水的古老歌谣,已然在心田种下星辰。说书人的醒木早已归匣,火塘的余烬仍闪烁着微光——这卷民间故事,不过是时间长河里的一瓢水,却映出了整片文明的星空。

我们曾在狐嫁女的花轿前屏息,于田螺姑娘的炊烟里沉醉,看精卫执拗地衔起沧海,听山魈在月下敲响骨笛。这些故事不是风干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根系,在代代相传的呓语中,抽枝长成我们民族的年轮。

此刻合上书页,愿您听见檐角风铃的私语。那是故事在邀请:将未完的传奇续写在自己的生命里,让口耳相传的火种,在钢筋水泥的缝隙中,依然能燎原成一片不灭的星河。

(全书终,而故事永续)

喜欢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方便以后阅读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第150章 铁砧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第150章 铁砧血并对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