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截然不同的回答

作品: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作者:看网文的书虫|分类:都市|更新:2025-06-05 07:50:10|字数:4362字

喝完汽水,王东升把媳妇儿,七姐和几个孩子送回家。

随后来到火车站附近的副食品店,买了一些糕点、糖果。

又找卖啤酒的黑市商贩,购买了十斤啤酒。

幸亏,他来得早,再晚来一点,这啤酒就卖完了。

买好东西,王东升根据于主任留的地址,找到于主任家,敲响了院门。

“来就来,还买什么东西。”

于主任打开门,接过王东升手里的啤酒,连忙把人迎进了院子。

他们一家没挤在筒子楼里,跟他老丈人冯建军一样,住的是平房。

房子五大间,院子十分宽敞,养着鸡鸭,还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种着茄子、西红柿等蔬菜。

“第一次过来,哪里好空着手。”

进入到堂屋,王东升顺手把糕点、糖果放到柜子上,跟于主任媳妇儿打了个招呼。

于主任家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女儿是老大,今年十六岁,正在上高中,儿子十三岁,刚上初中。

招呼王东升坐下,于主任拿出一根中华烟,递给王东升。

“这可是好烟,平时想买都买不到。”

王东升拿着烟,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叼在嘴里,拿出火柴刺啦一声点燃,给于主任先点着烟,这才给自己点上。

“你想要,哪天去百货大楼,我给你留两条。”

“这烟,确实不容易买到,从外面买,不仅贵,而且容易买到假烟。”

于主任深吸一口,吐出一个烟圈道。

两人一根烟没抽完,冯卫东带着媳妇儿、孩子来到于主任家。

他知道王东升今天要过来,所以,一看到他,就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然后,找姑父要了一根烟,笑着说道:“升哥,昨天就想找你喝酒。”

“我觉得你对咱们国家未来发展的见解,十分有先见之明。”

“而且有理有据,这两天,我跟其他同事讲,他们还想反驳,但我用升哥你那天说的话,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

“同时,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看看升哥你是什么看法?”

“菜好了,咱们一边喝酒,一边说。”

于主任见媳妇儿端着菜过来,立即招呼王东升和冯卫东上桌吃饭。

然后,把啤酒拿过来倒上,拿出冰袋,让两人自己往碗里放。

“卫东,你刚刚说遇到了一些问题,是啥问题?”

“我不一定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会瞎白活。”

王东升端起碗,喝了口啤酒,问道。

“你之前说咱们国家必然会进一步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后个体户会越来越多,挤占国营厂的生存空间。”

“导致国营厂发展不下去,甚至倒闭……”

“这种情况真的会出现吗?国营厂肯定要比个体户、私人企业更有优势,个体户又拿什么跟国营厂竞争?”

冯卫东喝下一大口啤酒,润了润嗓子,把自己的问题问了出来。

他相信国家政策会越来越开放,也相信国家正在一步步的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无法想象国营厂不能跟个体户竞争的情况出现。

“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有一句话叫身在局中不知局。”

“作为国营药材厂职工,你肯定认为国营药材厂,要资源有资源,要背景有背景,但,随着政策不断开放,个体户越来越多,市场上出现的东西越来越多之后,情况就会有很大不同。”

“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买菜,即便国营菜站不要票了,价格跟外面菜农卖的价格一样,你是选择在菜农手中买菜,还是在国营菜站买菜?”

“那当然是在国营菜站购买……”

“我会在菜农手中购买。”

于主任和冯卫东两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答案。

“于大哥,你是百货大楼的主任,自然是偏向国营菜站。”

“卫东,你为何要在菜农手中购买?”

王耀东问完,端起碗,跟于主任和冯卫东碰了一下,喝下一大口啤酒。

“菜站的人态度差,总是一副爱买不买,不买拉倒的样子,并且菜有时候放好几天还拿出来卖。”

“相反,菜农手中的菜更新鲜,态度更好。”

冯卫东想都不想就把原因说了出来。

他去国营菜站买过几次菜,那些工作人员,一个个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

要不是有的时候,在外面买不到菜,他肯定不会去国营菜站。

“这就是问题所在。”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谁的东西好,价格有优势,大家就买谁的。”

“个体户为了能把货卖出去,赚到钱,自然是怎么好卖东西,怎么来,什么东西好卖,就去做什么东西。”

“而国营厂不一样,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缺乏活力,不懂创新,或者说,不好创新,久而久之,走下坡路或者倒闭也是必然。”

“国营厂倒闭,工人就会面临失业。”

“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于主任、冯卫东两人都陷入到了沉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方便以后阅读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第110章 截然不同的回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第110章 截然不同的回答并对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