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宋小麦顺利引着里正、宋兴旺与几位族老上了二楼雅间。
雅间内,陈青山与小黄大夫正品茶闲谈,见里正到来,纷纷起身见礼。
一时间,雅间内汇聚了这个小镇颇有头脸的几位人物,除了一旁面容冷硬默默喝酒的哑叔与陈猎户外,其余几人相谈甚欢,话题自然围绕着宋家村的变化以及薯粉作坊还有如今粉坊展开。
楼下,抽奖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活动开始,早已迫不及待的人群便如开闸的洪水般涌向排队处,队伍瞬间蜿蜒出去老长,每个人的脸上又是兴奋又是期盼。
维护秩序的宋长乐和刘一水等人忙的满头大汗,连声高喊:“排队!大家都排好队!都有机会!”
第一个上前的是个胆大的汉子,他搓了搓手,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紧张地伸进箱口,摸索半天,抓出一个纸球,颤抖着打开...空白!
“哎!”人群瞬间发出一片惋惜的叹声。
那汉子倒也豁达,挠挠头,拎着一盏装有薯粉甜汤的竹筒笑了笑走了。
随后,接连十几个人都是空白。
对于这个结果,丝毫没有打消大伙的热情,反而因着几份头彩还好端端的留在那里,越发激动期待起来。
终于,轮到一位带着小孙子的老太太上前。
老太太自己不敢摸,让身边的小孙子将小手伸了进去。
很快,小家伙胡乱抓了一个出来,好奇地捏着。
宋冬生上前接过纸球,当众展开,眼睛一亮,朗声宣布:“三等奖!粟米十斤!”
念完后,他笑着将纸条交于老人,恭贺道:“恭喜这位阿奶,您的孙儿,好运气!”
“中...中了?”
“真中了!?”
老太太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一青壮拎着系有红绸的十斤粟米已经送到了她的手中。
提着沉甸甸的粟米,老人顿时喜极而泣,一把抱着小孙子连连道:“唉哟!我的乖孙!手气真好!真好!”
“哗——!”
老人提起粟米的一刻,人群也跟着彻底沸腾!
“真的能中!”
“快看!是粟米!啧!足足十斤呢!”
“下一个是我!下一个是我!”
一时间,有人中奖的刺激如同一剂兴奋剂,将众人的热情推向至巅峰!
随着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的传来,清河粉坊门口在这一日,成为了清河镇上下最是热闹的堂口!
宋小麦和宋慈姑相视一笑,稍稍松了口气!
宋小麦将铺前的热闹彻底交给小姑掌舵,想到今日二楼来了不少贵客,她一路快步来到了后院厨房。
后厨里,王氏正跟村中几位妇人忙的热火朝天,准备饭食。
宋小麦掀帘进来,将王氏拦下:“娘,这里交给我,前头只有沈婶子和阿姐俩人在雅间,怕是冷清无聊,娘也去陪着说说话,看看热闹,这里的菜,我来张罗!”
王氏被女儿拉着,手里还拿着锅铲,有些犹豫:“这怎么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
宋小麦不由分说取下母亲手里锅铲,笑着将对方推出厨房:“我虽不爱下厨,但您又不是不知我的手艺,今日贵客多,我自该显显手艺嘛!”
正切菜的赵家娘子笑道:“秀兰你快去吧!月娥到底还是个姑娘,面皮薄,跟沈娘子哪有那么多家常话聊,你过去陪着,才显得咱周道不是?”
“这里有我们呢,你就放心吧!”
另一头,宋有田媳妇刘氏亦笑着点头:“就是就是,嫂子你放心去!早就听说小麦丫头不光人机灵,还有一手好厨艺,今儿我们几个可是有福气,能跟着偷学两手!”说着,还冲宋小麦眨眨眼。
其他几位妇人也纷纷笑着附和。
王氏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没了脾气,又见女儿执意要上手,最终无奈笑道:“好好好!我去,我去就是了!”这才用围裙擦擦手,又跟大伙客道几句方才放心离去。
宋小麦笑着将母亲送出厨房,转过身,立刻挽起袖子露出两截纤细却有力的手腕,跃跃欲试。
她先来到灶台边,看了看锅里正炖着的鹿骨汤,又目光扫过旁边案板上陈猎户送来的新鲜鹿肉和各色时蔬。
“刘婶子,麻烦您帮我把这鹿肉用清水稍稍泡一下,去去血水!”
“好嘞!”刘氏应得干脆,立刻动手。
宋小麦则麻利系上围裙,开始挑选配料。
赵家娘子好奇凑了过来:“小麦,这鹿肉打算咋做?炖着吃还是烤着吃?”
“这东西金贵,听说吃了对人身子好的很呢!咱也不知该咋做才好,怕给糟践了!”
宋小麦神秘一笑:“赵婶子您就瞧好吧,今天咱们换个新鲜吃法,保证香掉舌头!”
她说着,拿出葱姜蒜,飞快地将这些佐料剁成碎末,又寻出茱萸粉、酱料,最后从橱柜里翻出她珍藏的一小罐子野蜂蜜。
“哟...还用上蜜了?可是甜口?”
赵家娘子两眼放光,满是好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