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夫子夫妻和外公外婆,两个未来的姐夫翁靖杰和李裕华都来了京城。
特别陈老夫子的妻子,林泽阶叫婶奶奶和外婆两人,从没有想过,她们这一生能够出方圆十里,到千里外的京城,一路饱览美景,非常的感动。
本以为这一生,只在家庭和村边的菜地打转,但没想到还能有出游的一天。
这一切因为林泽阶,她们的人生多了很多见识和色彩。
林泽阶在京城得到房产,田庄,别院早写信回去,陈家湾的人知道林泽阶到京城的封赏,没想到封赏这么多。
外公和陈老夫子他们来京城,很有新鲜感,南北生活习惯差别很大。
林泽阶交往的人,除了林泽阶一家不知道,他交往的薛亲王是皇上,别的人好多都知道。
陈老夫子和外公他们到来,受到魏国公,河间亲王,忠诚侯,张尚书府热情欢迎。
特别是外婆最受欢迎,林泽阶的《外婆的陈家湾》在宫里极受喜欢,外婆还被太后接进宫里去住几天,皇妃们都想见见写进歌里的外婆是怎么样的。
太后赏赐金瓜子,皇后为她表彰,林泽阶做出来的功绩,造福无数人。
各王府一样,对林泽阶的外婆好奇的很,争着请去做客。
对陈老夫子,外公处婆好,林泽阶不会让人吃亏,喜欢曲子写一些曲子去,喜欢钱搞些项目大家一起赚钱。
彼此之间有感情,又有利益牵连,财务透明,关系更加的好。
大家最核心的利益,其实是林泽阶的前途,随着乡试的临近,林泽阶更加的用功。
一般都要到子时才睡,天亮就起,三更灯火五更鸡,林泽阶很清楚怎么读书,这是要下苦功夫的行当。
林鸿福则心疼儿子,常来劝说林泽阶不用这么累,“阶儿咱们家有田,没有欠债,手中有大笔钱,比做大官悠闲多,如山中宰相,何必要这么苦奋斗?赏赏花,看看水,你喜欢弹琴就弹琴,喜欢唱歌就唱歌。”
林泽阶只能回答他:“爹,你这想法很好,你喜欢编竹器,我喜欢读书,并不觉得累,你就别担心我,到该休息时我会休息。”
陈老夫子听见大怒,把林鸿福赶出书房,他最得意的学生,花无数的心血,自然希望林泽阶建功立业,本质上他还是士大夫的思想。
他本来打算在京城玩半年回陈家湾,没想到加恩科,马上转为监督林泽阶读书,参加乡试。
乡试按规定,只有鼠,兔,马,鸡这四年份举行,会试这四个年份后一年举行,恩科就是临时加一科,只有新皇登基,太后寿辰时加一科。
林泽阶这种国子监的学员,参加科考,成绩算在顺天府名下,顺天府天下脚下单独算是一个考区,录取率是最高的。
别的各省考区,录取率极低,一般达到140个秀才,率取一个举人,顺天府一般是20比1的率取率,有236个名额,远超各省录取的名额。
就像后世考清北名额,无可否定京城最好考的,名额最多,参加考的人数最少,所以户籍限制最严。
顺天府一样,想冒籍到顺天府考举人最多,这么高的录取率,很多人想走捷径。
李裕华和翁靖杰也想下场试一试,他们优贡生,本来就能直接参加乡试,京城录取率高,试一试无所谓,不行下一科再考。
京城录取率高,但教育条件也是最好,竞争也很激烈,万一能考上呢?
三人从国子监请假,开始军训的模式,每天连吃饭的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他们学习时间太短了。
乡试时间八月初九开考,入场带的东西更多,吃的被褥炊具都要带,在一个三面墙,长一米宽一米长一米三高,两块木板的小间里考。
要考九天六晚,初八进去初十出来,初十一再进去,十三出来,然后十四进去,十六出来才算考完。
实际考试时间是初九,十二,十五,这三天,当天答完当天封卷,没答完最多能点三枝蜡烛时间,强制要交卷。
林泽阶进入考场就发现自己被针对,搜身时很明显,光屁股掰开检查几次,这时顺天府尹是蒲首辅的门生,还有抽号时书吏明显表情不对。
进入号舍,林泽阶完全证实自己被针对,抽到离厕所最近的臭号,看一下屋顶能看见天光,好在是秋天,只能祈祷不会下雨,不然的话卷子很容易被淋湿。
初八入场后,到晚上厕所的味道就很大,林泽阶极爱干净,做出吃食没法入口,吐了好几次,晚上的时候,隔壁考生不停用脚踢墙,不让林泽阶睡好觉。
林泽阶知道愤怒没有用,还是忍不住愤怒,只能劝慰自己要冷静,深夜后,把被安窝当作成有人的样子,进入书房空间,躲进去,改造口罩,然后在里面吃点东西,浅睡两个时辰。
初九时,天一亮从里面出来,不敢耽搁一下,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号军监视。
第一场最重要,核心考经学,考3篇四书题,4篇经义题,到晚上就是交卷,时间很紧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