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人回答道:“婚姻是父母之命,你找你娘来和我商量,把名份定下来。”
“谢谢刘伯母。”林泽阶诚恳的道谢。
刘夫人表情凝重理来:“泽阶,我答应你定下亲约,但是你要考上进士,不然的话你自己很难受,我婆婆和大嫂子的性子是严霜刀剑,还有我的父王、母妃、兄长们都很喜欢小语,没有功名,我怕你受不了这些气,被嘲讽没脾气”
林泽阶当然知道,要娶刘盈语的不容易,得失之间总要付出代价:“伯母我会努力考功名,我还年轻,就读书而言我敢努力,世人都知道努力道理,但不愿意付代价。”
说话间,蒋庄头和胡账户代表庄户,来拜谢林泽阶。
以前都是皇家主管管着他们,彼此之间只有冷漠的关系,不会像林泽阶这样的亲厚,又能是发钱,又是请客。
林泽阶拿出做识字卡,制作方法让他们看,“蒋庄头胡账户,冬天快到了,大家没有什么事,我想开发这个识字卡,你们看一看能做出来吗?有什么难点和我说。”
蒋庄头和胡账房接过去看。
蒋庄头恭敬回答,“小爷,我看得懂,用刻上字和图画的模板,印在纸上多几层粘在一起,做成彩色,刷上油,挂在绳子上,可以翻动的书页,这些不是问题。”
林泽阶点头叮嘱,“质量要做好一起,是卖到内城家庭里教育孩子识字东西,他们不缺钱。”
顺便着林泽阶问一句:“你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的吗?”
只是客气。
没想到蒋庄头喝了酒,大着胆说道:“少爷,马上冬天,取暖柴火和碳越来越贵,您看附近就几座山有树没有被砍,很多地方光秃秃,都没柴可砍了,这是很大的开支。”
林泽阶当然注意到,越往北越没有树,但没放在心上,他的心神放在读书上比较多,他生活不需要和这些打交道。
这倒是个问题,林泽阶试探着问:“煤炭你们知道吗?可以烧的。”
没想到蒋庄头点头说道:“知道,那东西西山就有,冬天用它容易死人,大家不怎么敢用。”
这是一氧化碳中毒,林泽阶不会去解释,“这是碳气,把门窗开一条缝就不会。”
“那我们也烧不起,还是太贵了。”胡账房插一句嘴。
“加黄泥进去你们不会吗?做成蜂窝煤,价格便宜三四成,十二时辰不灭还可以热水。”
“没有听说过。”蒋庄头和胡账房同时摇头,“有这么好东西吗?”
刘财主很敏锐抓住这一点,“如果煤炭能够降下价来,又能边热饭菜边热水,比做识字卡更赚钱,京城附近的木柴消耗的差不多,柴火已经很贵了。”
蒋庄头更希望,取暖做饭柴火费用能降低下来,“如果少爷有办法,那就太好了。”
林泽阶前世小时候有烧煤,看过做蜂窝煤炭,那时街边的很多饭馆都烧煤,放着需要蒸的梅菜扣肉,香气传的很远。
印蜂窝煤更容易一点,做炉子一边可以烧蜂窝煤,一边水池要不渗水,没有水泥比较难。
“做煤省一半的钱比较容易,但是水池不漏水比较难。”林泽阶一进时想不出,除水泥外还有什么更适合做水池。
“这个很容易。”蒋庄头和胡账房异口同声的说。
胡账房动示意蒋庄头说。
蒋庄头点点头,“可能用黏土和细沙混合,加入切碎的麻纤,做厚一些,阴干用小火烘像瓷器硬化就不会漏水。”
林泽阶想起来,用石灰也可以,自家在清溪村的,造纸浸新竹片湖塘不会漏水。
“你们用煤炭敲成粉按6成,和黄土4成混在一起,用个铁做6寸高模子,印出来圆的就可以了。”林泽阶说道。
看他们不明白,于是说道:“我画给你们看。”
“这么晚了,反正你还没有去国子监报到,不如明天你自己做一个出来,然后大家看才明白,不然光讲,还要花很多时间来试验。”刘夫人提议道。
林泽阶看一下天色,确实有点晚,点头同意,“你们两个先回去,我也想一下,这里有铁匠吗?”
“有。”蒋庄头和胡账房告辞回去。
林泽阶把图画出来,还有炉子,解决了漏水的问题的,炉子就很容易做。
当然也可以更简便只有炉子,不要水箱的,可以提着走,方便当作暖炉。
刘财主、刘夫人、刘盈语各种问题,林泽阶都解释。
刘夫人还要林泽阶写出,为什么不能在容易运输地方,建兵器工坊的原因写成策问,并且收了过去。
第二天林泽阶带着画好的图纸,让蒋庄头带他去铁匠铺子,先做出蜂窝煤的铁模具,然后再搭炉子。
刘财主和刘夫人一早就带刘盈语走,昨晚不是城门关起来,她就想走。
林泽阶提到兵器坊建错地方,她比林泽阶想象中更急,站在皇室立场,防范造反比很多事重要。
皇上还在御书房的与内阁,三公,六部重臣讨论着,吏部一锅端后的人事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