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比赛,他俩之间先上场的是张文培,对阵的是港队许晴一。
她和裁判员以及对手握完手,就开始叠大到离谱的毛巾,那都不能算是毛巾,而是酒店的浴巾。
小姑娘在场上抡拍是威风凛凛小魔王,那双眼睛盯住球就像鲨鱼盯住猎物,只等给它最猛烈的一击。
但是更多时候她都透着女孩子本有的娇气,软软萌萌反差强,也正是因为专业上足够优秀,私下里软糯,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女生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女性从来不是抛去所有只谈坚韧。
她记得郇启时跟她说的,只拿六分就能出线。如果是之前的她,依着性子,这赛事有八分,她会拿满八分,少拿一分都不行!
因为运动员在赛场上不能有侥幸心理,也不能够知足,这是在竞技体育中,从一场场失败中学会的道理。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运用在哪里都适用。
第一局刚开始,张文培就开始调动自己。
加转,充分摩擦;
对住,上手撕,落点挺开的。
落点开,给直线;
劈长、直线、反手、对住,因为张文培一上来没下重板,所以目前比分三比一;
直线快带;
许晴一一如既往吃她发球;
反手接发,好球;
反手转正手;
她在变化,只要看了这场球的人都知道,如果上次亚洲杯她在被研究,那么这次她已经开始在调整自己的打球习惯。昨天的比赛如果说是适应,今天才真正算是她训练开始。
连续半出台,连续正手;她第一局整场基本就是正手短,落点比之前打的开。还想挤她中间?直接给你解决掉。
第一局就发了一个反手长,比赛赢得太过轻松。
第二局第一球,反手拧拉。
第二球,护台对抗更快了,反手拉直线。
第三球,侧身拉直线,质量高;
第四球,前三板占优,失误。
第五球,她反手旋转起来,对方没办法博大角度。
第六球,对方偷长,她防住了,正手短,反手长;
第七球,还在吃她发球;
第八球,随便打;
第九球,摆短失误,张文培擦擦自己的球拍。
第十个球,太转了,对手对不上她的球速。
第十一个球,拧拉;
大比分十一比三轻松拿下拿下一局,实际上已经轻松出线了。
张文培对于许晴一的打球风格还算了解,上次亚洲杯也是碰到过,赛前主教练有说过别打的太难看,邱教练跟她分析技战术的时候,就让她以赛代练。
其实,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比赛中会以赛代练这一回事。
因为在平时的训练中,没有灯光没有观众,没有紧张的气氛,也没有这次不适应的无缝球,有了这些的加持,就会有意料之外的球,这非常锻炼运动员的临场反应能力。
同时也是检验,把日常训练中学到的东西一点点拿出来,丰富自己的技战术题库。
所以很多时候,比分不代表成绩,真正顶级的球员不会拿出自己所有的本事跟你打,而是拿出其中两个,我就死盯这几个来回变化,去挑战你的底线,打出我的质量。
前两局前三板的优势,对手打的一点招不行。
第三局上来,双方有一点黏住。
对方想打开她的线路,但是张文培正手非常不错,防护的很密实,对方没有下杀板的可能性。即使连续上手,她也能够反手转攻,在进攻能力上的差距,但中间偏正手已经三分失误了。
但是对手搏杀了,还被她防回来了,真的没招,搁谁在上面都没招。
那球太转了,第三局赢的轻松。
第四局第一球,直接侧身正手拉到对方小三角;她之前侧身要么是侧身不够,要么是角度不够,但是现在确实厉害了不少;
连续的对住相持,张文培等着对方失误。
随着吃了个发球,对手接着一个擦边,左手斜线掰出斜线和落点,然后张文培清脆的‘卧槽’,直接打到了她的板边。
她叫了个暂停喝口水,笑一笑,嘴里还跟教练嘟囔,刚刚对方打的那个板边球,她那胶皮都打掉一小块。
“她打我板边,草。”
“对,你加转。”
她嘟囔完回来,盯着手里球拍看了好几眼,确实心疼狂飙飒,小猫脸上也皱皱巴巴,这拍子跟着她征战四方,哪能想在这里落了道伤。
主教练还让她加转,这还咋加转,这不就是都转的打板边了?还转?本来比分咬的就紧,随着两个失误,张文培歪头笑着跟对面选手握手,坦然接受了比赛结果。
对她们来说,把自己准备好的战术打出来,然后赢比赛就可以了。
赛后采访环节。
“恭喜培培,今天赢了啊。”
“哎,宇哥。”两个人简单拍了下手。
“还是想问一下,今天的状态和昨天的话,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感觉?”
“我觉得还是对场馆越来越适应吧,而且确实今天天气有一点点潮湿,整个来说发挥都比较正常,第四局上有些无谓失误,但对方打的也挺好的,这都是比赛的一部分,然后顺利进入到明天的淘汰制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