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潮流是人在某个阶段会做的事情,他也不例外。”
——前言
离家较早的孩子往往更显早熟,尤其是那些心思细腻、感知敏锐的孩子。
竞技体育之路,每一步都需精准无误,容不得半点差池。
郇启时,一个天赋异禀的运动员,这句话他自己都已听了数年。
在先农坛队时,教练常说:“头头将来定有出息。”
进入国家二队后,他左手持拍,击败了众多右手持拍的队友,赢得了“黄金小左手”的美誉,只因那时的黄金左手是声名显赫的许鑫。
在右手与单打主导的国家队里,他凭借并不完整的左手体系,从二队晋升至一队,足见其实力。
未经历大赛洗礼,压力多由前辈承担,十六岁的他,不过是乒乓球界的一名小有天赋的左手选手。
升入一队后,训练虽不枯燥却乏味,每日除了陪练主力,便是按部就班地训练,加训亦是常态。
在这庞大而悠久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对手,甚至难以寻得自我存在的意义。
向前冲,胜利,站在众人面前!这是每个竞技体育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站在半山腰,有人满怀热血继续攀登,有人则满足于眼前的风景。
少男少女们开始萌生情愫,恋爱之事屡见不鲜。年龄稍长者懂得何为喜欢,自然也有人寻求刺激,谈谈恋爱。年纪较小的则有样学样,认为恋爱、拥有男女朋友是成长的标志。
混合男寝中,除了打球,便是男女间的那点事。
寝室灯一熄,队里的新鲜事便传得飞快,谁与谁在一起了,谁与谁在操场牵手漫步,谁与谁在角落接吻,更私密之事虽因顾及小孩未深入讨论。
郇启时总是那个听众,不经意间听上两句,心中也不由得泛起涟漪,幻想着自己未来的女友会是什么模样。
几个小队员也会趁着中午在餐厅用餐时,偷偷瞄上两眼女队员,但接触时间少,缺少互相认识的机会。
郇启时作为队里的左手选手,倒是有机会与女生进行混双训练。
“头头,你最近和女队员配合得怎么样?”朱迪边吃饭边小声问道。
“你说同同姐啊?还行吧,刚配合,还不太适应。”郇启时晃着大脑袋摇头,他进国家队时还比较外放,如今一步步走来,性格已收敛了许多。
与女队员相处时,他显得有些闷,对方又比他年长,目前还处于教练让练什么就练什么的状态。
“羡慕你,早知道进队前改练左手了。”旁边另一个小队员开口道。
郇启时不懂这些人究竟在羡慕自己什么,他多次希望自己是个右手选手。
大多数人走的是前辈走过的路,而他属于少数派。
一边吃饭,郇启时一边胡思乱想:队里最近主力都外出参赛了,他的任务量减轻了一些。吉林的老朋友前段时间说要给他介绍个女朋友。
要谈吗?谈吧!
少男思春来得猛烈又迷茫,自己也算是个小大人了,国乒早恋的那么多,他谈谈恋爱也无妨。
朋友说女孩比他大一点,也是打乒乓球的,将来肯定有共同语言。
但国乒队里有个未明文规定的老传统,那就是不能早恋。
大部分人只是私下偷偷摸摸地谈恋爱,教练们平日里多关注主力队员,对小队员的私生活不太在意,毕竟半大小子不是打球就是玩闹,没什么好关注的。
只是这段时间马龙忙着比赛,没空关心这个经常跟在他身后转的小弟弟,哪知这小孩还没等他比赛回来,就陷入了情网。
女孩比他大一点。
郇启时想,没事,都是打球的,肯定有共同语言,大点成熟,懂得多,说出去也有面子。
虽然还不太懂什么是喜欢,但队里那么多哥哥姐姐谈恋爱,他照葫芦画瓢总是会的吧。
聊着天,胡诌八扯,想尝试,想赌一把,未知世界的大门朝他缓缓开了半扇。
小小男子汉也因为有了女朋友,夜深人静时偷偷笑过,仿佛肩上莫名多了几分期许。
都说要给女朋友买包、买吃的喝的,他一向也不是小气的人。那为数不多的工资和奖金都花在了女孩身上,有时没钱了,还得厚着脸皮蹭哥哥们的餐来填饱肚子。
两人不在同一个地方,每天也就是早安晚安,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钱如流水般花出去,等周末偶尔空闲了才能见上一两面。
谈了没多久,女孩想让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关系,宣示主权,他虽然不懂这是为什么,但人家需要,总有需要的道理,发就是了。
队里不少队员还打趣他有能力、有出息,一举拿下了个“姐姐”。
他每次都低下头,习惯性地摸摸鼻子,耳廓因打趣渐渐泛红,内心尴尬又局促,小声地让人家别闹。
对感情这东西,他更多的是害羞。
哪知谈了没多久,女孩就觉得两人见面机会太少而闹脾气。
这个问题郇启时思考了很久,都觉得自己没什么能力解决,为此没少在网络上搜索异地恋的相处之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