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刀枪相交,火星迸射。慕容涉力大如牛,每一刀都带着破风声。姜维却如游鱼般灵活闪避,突然矮身横扫,狼头刀精准划过马腿。战马悲鸣倒地,将慕容涉甩落。汉军士兵一拥而上,将其生擒。
然而,局势并未因此好转。钟会调来了“霹雳车”,巨大的石弹不断轰击城墙。姜维望着摇摇欲坠的城楼,突然想起诸葛亮在《八阵图》中“以柔克刚”的教诲。他命人将城中仅剩的十坛烈酒倒入壕沟,又砍来胡杨树枝,捆成火把。
当夜,魏军再次发动总攻。当他们踏入壕沟时,汉军点燃火把。烈焰腾空而起,形成一道火墙。钟会望着被火光照亮的汉军旗帜,咬牙切齿:“传令下去,围困玉门关,断绝其水源!”
玉门关陷入绝境。城中水井逐渐干涸,士兵们只能舔舐马革上的露水。姜维却每日巡视城墙,谈笑自若,给将士们分发“武侯饼”——这种用青稞、干果制成的压缩干粮,是诸葛亮当年北伐时的发明。他举起饼大声说:“丞相曾说‘粮不绝,心不慌’,只要还有一口吃食,我们就能守住玉门关!”
第三折 暗渡流沙破重围
被困第七日,木尔丹终于传回消息:他带领羌人勇士找到了伊吾卢的暗渠。姜维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在沙盘上用细沙堆出地形:“霍弋,你率两千人佯装突围,吸引钟会主力;我带三百死士,携带水囊从地道潜入伊吾卢,引水源入城。”
地道挖掘异常艰难,沙粒不断坍塌。汉军士兵用胡杨木板支撑洞壁,每前进一丈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当他们终于抵达伊吾卢时,却发现匈奴骑兵正在破坏暗渠入口。姜维摘下头盔,露出沾满尘土的脸:“用连弩,三发齐射!”
密集的箭雨下,匈奴骑兵死伤惨重。汉军趁机抢回暗渠控制权,用牛皮袋装满清水。返程时,地道内突然传来异响——钟会竟派人挖掘反向地道,企图截断汉军退路。姜维当机立断,命人点燃随身携带的硫磺,浓烟顺着地道蔓延,熏得魏军士兵咳嗽不止,挖掘被迫中断。
然而,更大的危机在城外等待。霍弋的突围部队被钟会主力死死咬住,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姜维将水囊交给张虎,“你先回城,我去接应霍弋!”他带领剩余死士绕道沙丘,从侧翼杀出。改良后的诸葛连弩在沙地上划出死亡弧线,魏军骑兵纷纷落马。
“将军快走!”霍弋浑身是血,铠甲上插着三支箭。姜维一把将他拽上战马,“当年丞相在街亭失利,仍能全身而退,我们岂会输在这里?”两人且战且退,终于与接应的汉军会合。
回到玉门关,城中已断水两日。当装满清水的水囊运进城时,士兵们跪地欢呼。姜维望着城头飘扬的“汉”字大旗,想起诸葛亮的话:“善用兵者,以水为兵,以粮为刃。”这场水源争夺战,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比拼。
第四折 离间巧破联军计
钟会见围困无果,开始施展离间计。他派人将伪造的书信射入城中,信中称姜维拥兵自重,意图割据西域称王。同时,匈奴左贤王也放出风声,只要羌人倒戈,便将北山牧场赏赐给他们。
城中人心惶惶,部分羌人士兵开始躁动。姜维召集各族将领,在议事厅中央摆下火盆:“若有人信不过我,可将这封信投入火中。”木尔丹第一个站出来,将书信掷入火中:“我木尔丹这条命是将军救的,谁要背叛,先过我这关!”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深夜,几名羌人士兵企图打开城门,被巡逻的汉军发现。姜维并未严惩,而是亲自为受伤的羌人包扎伤口:“我知道你们担心族人安危,但钟会言而无信,当年他灭蜀后,纵容士兵劫掠成都,这样的人岂会善待你们?”
与此同时,姜维派人秘密联络鲜卑轲比能。轲比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派慕容恪率五千骑兵南下,在魏军后方制造混乱。钟会不得不分兵应对,玉门关的压力骤减。
姜维抓住时机,再次施展奇袭。他挑选百名精锐,换上匈奴服饰,混入运粮队伍。当队伍行至魏军粮仓时,汉军突然发难,点燃粮草。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钟会苍白的脸。“撤!”钟会无奈地下令,他知道,这场持久战,自己输了。
第五折 丝路丰碑耀千秋
景元二十年春,钟会退兵的消息传来,玉门关内外欢声雷动。姜维在废墟上重建关城,城墙加高两丈,城门改为双层铁皮包裹。他还在城楼上立下石碑,刻下“汉威万里”四个大字。
鄯善王亲自送来贺礼,车队中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百名工匠。“姜将军,这些人会建造‘坎儿井’,可引天山雪水灌溉农田。”鄯善王笑着说。姜维想起诸葛亮“务农殖谷,足食足兵”的教诲,立刻安排工匠教授汉军挖井技术。
阿莱娜带着维兴来到玉门关,少年的脸庞晒得黝黑,却透着坚毅。“父亲,我在太学学会了《九章算术》,可以帮您计算粮草分配!”维兴兴奋地说。姜维抱起儿子,望向远方的丝路,商队的驼铃声隐约传来,那是和平的乐章。
这一年,西域都护府颁布新令:凡在西域开垦荒地者,三年免税;鼓励各族通婚,子女可入太学读书。鲜卑、羌人、汉人共同修建的“惠民渠”蜿蜒百里,将祁连山的雪水引入绿洲。
深秋的夜晚,姜维与阿莱娜登上城楼。月光洒在城墙上,“汉威万里”的石碑泛着柔和的光。“你听,”阿莱娜轻声说,远处传来胡笳与羌笛的合奏,“这是各族百姓在庆祝丰收。”
姜维握紧妻子的手,想起诸葛亮的遗愿。三十年前,那个在天水城头望着蜀汉军旗的少年,终于明白了忠义的真谛——不是固执地守护某个国号,而是让百姓免于战火,让丝路永远畅通。
当第一缕晨光染红玉门关时,姜维再次踏上巡查之路。他的亮银枪上,新系的红绸带在风中飘扬,那是维兴亲手所系。在他身后,是修缮一新的关城,是辛勤劳作的百姓,是生生不息的西域大地。汉家的忠义精神,正如这巍峨的玉门关,历经战火而不倒,在岁月中愈发璀璨。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