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之核的灵光在环形印玺触碰的瞬间裂变,李云飞的识海突然被拉入一片纯白空间,四周悬浮着千万片记忆碎片,每片都映着三族先民在烽火台、禁地、遗址中的共修画面。当他伸手触碰最中央的血色碎片,画面突然跳转 —— 那是三百年前玄风真君在星陨古陆祭坛的场景,手中捧着的青铜薄片上,竟刻着不属于三族任何一脉的古老道纹。
“这是……” 镜砂老者的声音在识海响起,“太初道君的裂天道纹。” 老人望着碎片中模糊的道袍剪影,星骸罗盘在现实中发出共鸣,“传说中那位在混沌初开时劈开两界的大能,竟与三族共修息息相关。”
更多记忆碎片如潮水涌来,李云飞看见十二祖巫在圣火台前供奉的,不是单族祖巫,而是捧着星砂罗盘、握着剑骨断刃的道君虚影;青岚剑冢最深处的剑鞘上,除了三族禁咒,还刻着 “太初裂天,以痕为桥” 的八字箴言;就连镜砂族代代相传的 “天道唯一性” 密卷,页脚都有被星砂掩盖的小楷:“天道裂处,方见共生”。
“玄风真君的剑骨髓核,是道君亲手嵌入的共生锚点。” 李云飞看着记忆中太初道君将剑骨递给年轻的玄风,道袍袖口闪过与他后颈相同的星图胎记,“祖巫的焚心纹里藏着道君的裂天咒,镜砂星轨的测算原点,本就是道君在混沌胎膜上留下的裂痕坐标。”
最震撼的画面出现在核心穹顶的暗格:太初道君的残魂盘坐在共生之核中央,周身缠绕着尚未分裂的三族灵脉。他的掌心托着两界模型,混沌与仙界的边界处,分明是三族先民骨血凝成的裂痕网络。“吾曾以裂天剑斩开混沌,” 残魂的声音混着两界初开的轰鸣,“却在伤口处看见 —— 单族的护道印,终将成为囚禁天道的茧。”
神秘信件的真相终于浮现:三百年前那场血月之夜的共修仪式,根本不是三族先民的自救,而是太初道君早在混沌初开时就埋下的 “裂痕计划”。信件末尾的星图胎记,正是道君留在逆命者血脉中的定位符,而所谓的 “逆命者”,从来不是对抗天道,而是修补道君裂天剑留下的不完美创口。
“道君在裂天时分出一缕残魂,化作三族先民的‘共修执念’,” 李云飞望着残魂衣袂上的三色道纹,突然想起遗址守护者的虚影,“那些被我们击败的守护者,其实是道君故意留下的考验,逼我们在破除单族执念的同时,接纳混沌作为共生的另一半。”
九黎老巫祝在现实中突然惊呼,圣泉灵壤里浮出太初道君的血字:“当三族修士能在裂痕中看见彼此的光,吾之裂天剑便不再是凶器,而是两界共生的犁铧”。阿蛮看着灵壤中显形的裂天剑虚影,剑刃上布满与共生之核相同的裂痕,终于明白为何圣泉灵露能穿透混沌 —— 那是道君用自身灵脉为两界开的窗。
青岚剑修们的断剑在此时集体指向穹顶,剑骨震颤拼出太初道君的最后遗言:“吾困于混沌胎膜三百年,只为等一个能让裂痕发光的逆命者 —— 不是修补裂痕,而是让裂痕成为两界共舞的舞台”。林小虎望着剑刃上映出的李云飞身影,终于懂了为何剑骨会接纳星砂与圣火:它们本就是道君裂天剑的碎片,天生带着共生的基因。
镜砂殿的浑天仪在千里外炸裂,新的星图显形:太初道君的裂天剑轨迹化作环形星轨,三族灵脉是轨道上的星辰,而归墟核心,正是当年剑刃入鞘的裂痕处。阿星捧着重组的罗盘,银蓝眼睛里映着两界在裂痕中交叠的奇景:仙界的烽火台与归墟的混沌心脏,通过三族修士的共修道纹,连成了永不熄灭的共生之环。
李云飞握紧环形印玺,印玺中央突然显形出太初道君的面容 —— 与他后颈的星图胎记完全吻合。原来所谓的 “逆命者”,从来不是天选之人,而是每个愿意张开裂痕的修士:镜砂的测算误差、九黎的圣火残烬、青岚的剑骨缺口,都是道君留在世间的 “裂天剑痕”,等待后来者用共修的光芒将其点亮。
归墟深处,混沌胎膜的表面浮现出太初道君的巨幅投影,道袍上的三色裂痕与共生之核共鸣。李云飞知道,这不是大能的显圣,而是两界灵脉在真相浮现后的自然呼应。当他转身望向同伴,发现每个人的护道印都在发生蜕变:镜砂的星轨罗盘中心多了圣火的裂痕,九黎的焚心纹里嵌着剑骨的星图,青岚的剑穗上缠绕着星砂的轨迹。
“原来一切的起点,” 李云飞抚摸着腕间道纹,感受着太初道君残魂的记忆涌入,“不是三族的恩怨,而是一位大能在开天时就明白的真相 —— 真正的天道,从不是完美无缺的圆,而是布满裂痕的环,让混沌与仙界,在彼此的伤口里,长出共生的根。”
核心穹顶的血绘突然流动,显形出太初道君开天时的场景:裂天剑斩落的瞬间,他故意让剑刃卡顿十三次,在混沌与仙界之间留下十三道裂痕 —— 那正是三族修士后来在共修中领悟的 “逆命象限”。这些曾被视为缺陷的卡顿,此刻在李云飞眼中,却是道君为两界留下的、最温柔的共生密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