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帝国革新令》

作品: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作者:齿轮千机|分类:玄幻|更新:2025-05-24 22:11:17|字数:4520字

周衍在理顺中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颁布《帝国革新令》。

大致分为五个板块,教育、工业、农业、基建、武道。

教育板块就是在全国大规模推行明德书院的简化模式,主要面向的群体是6~15岁的儿童。

这仿照的是前世义务教育,儿童学费由国家出钱。周衍是能拿的出这笔钱的,百年积累可不是开玩笑。

与之对应的是废除科举,灵台立国后为了维稳,办了几次科举,不过考题已经换成墨家经典《新墨经》以及术数、格物等知识。

这些内容都是明德出来的学生专长,其他地方学子很少有精通的。

而这些学生以蜀地居多,故而,现在朝堂大都是蜀地人,这不好,得改。

第一步废除科举,仿后世建立高考体系,以及考公体系。

明德出来的学生,大都被周衍派往各地做教书先生了。

有些怨气,但无伤大雅。

教育法律已经随国报通传天下。

工业板块就需要各地官府及之前派往偏远地区的墨者配合。

周衍的工坊其实有很多好东西,只是没有发到百姓手中罢了。

比如拖拉机、蒸汽机动车这可是代替人力务农的神器。

现在工坊马力全开,一辆辆崭新机动车出厂,被派往全国各地。

就算如此,工坊也不够用,只能扩大产能,这个过程又能带动大量配套产业,比如铁厂、焦厂等。

除此之外就是统一度量衡,之前有个朝代做过这种事,但经过千年发展,度量衡标准再次被打乱。

现在周衍要做的就是再次统一,组织人手编撰《度量衡统一标准》分发天下并当作辅助教材教授学生。

法律方面也得配合,很久之前周衍就对此做了准备,《技术专利法》随国报传遍天下。

农业板块没什么好说的,主要就是把周衍从上界带回的种植法诀传遍每一个农民。

与之配套的是关于土地、农税等法律问题。

第四是基建,这算是古往今来最大的工程。

主要是交通、水利、通信、防灾、医疗等几大板块。

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通,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沥青,只能先用水泥路替代。

这个东西急不来,这属于长期战略,先把各大交通枢纽处的路铺设起来。

将来还会铺设铁轨,现在还早的很。

基建里值得一提的是通信。电话在人力引能阵时期被发明出来,现在已经相对成熟,可以进行推广了。

防灾技术有待发展,现在先开个头。

水利与道路一样是大工程,不是一时半会能做成的,可以先成立一个水利部门,积累技术。

与之配套的适用法律也已颁发。

《帝国革新令》最让周衍在意的是武道板块。

前朝对先天高手的优待已经被周衍所取消。

在野先天心有不满的话可以去与火器碰一碰。

与先天待遇降低对应的是,朝廷对武道发展的大力支持。

周衍两人定下的武道术语,通传天下,做为标准,以后就不会出现那种一个穴位、经脉,有多种不同称呼的问题了。

有了统一的基础,才可以利用普通武者的智慧,更好的向前发展,而不是依赖某个天才推动武道进步。

周衍认为,武道发展到极致完全可以不逊色修仙。

他虽然已经把真气换成了灵力,但也不影响他继续内生真气,武道的发展对他还是能产生推进作用的。

周衍没有到此为止,他在义务教育体系中加入了武道课程。

并且组建‘武院’,招收那些天资优秀的学子,进一步发展。

周衍计划在武院中推行‘人力引能阵’,当然不是最高级别,但也足够培养出大量先天高手了。

这可是对标的练气6~7层。

将来这些人可以送一部分到修仙界去为自己开疆拓土。

以上种种政策都需要银子,在蜀地的积累可以填补一部分,但缺口还是很大。

现在只能一步步来,将来会引入金融的各种概念。

只是这一步不能太急,还需要好好设计。

周衍已经组织了金融方面的人才,去制定各种金融规则。

这些人才都是灵台有名的商人,现在这种官本位的思想作用下,有的是人愿意放弃家财,应邀来当官。

剔除其中借势发家的人,剩下那些人心中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生意经,现在只是让他们将脑子里的东西落在纸上。

之后会有律法人士根据这些操作制定法律。

周衍让他们两拨人互相推演模拟,商人想办法突破法律限制,制定律法的人根据这些手段弥补法律漏洞。

当然,这不是为了让百姓不能赚钱,所以要有基本的立法原则。

比如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确定性原则、正义原则等。

最基础的法律已经出台,周衍选中一些地方进行试点,有问题的打回重制,没问题的推行天下。

帝国进行这么大规模的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方便以后阅读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第94章 《帝国革新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第94章 《帝国革新令》并对长生:我在修仙界搞工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