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混合物被倒入声源区时,次声波骤然增强。监测仪的金属外壳迸出电弧,妮可的芯片温度飙到警戒线。卡卢突然夺过分析仪,将探测头插入自己手臂——他的血液pH值在接触次声波后稳定在8.1,碳酸盐浓度与健康珊瑚礁完全一致。
“我们的血里写着海洋的契约。”老人将血胶抹在妮可的感染处,珊瑚纹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而你们用数字撕毁了它。"
李墨飞在控制舱发现被篡改的核心算法。原来3D打印机每次作业时,都会自动生成虚假的碳汇报告。这些数据通过海底光缆传输到纽约碳交易所,为矿场洗白了相当于整个大堡礁面积的碳排放额度。
当他调出原始日志时,硬盘突然迸出粉色菌丝——正是妮可感染的病原菌变种。这些微生物以数据为食,将二进制代码转化为碳酸钙结晶。卡卢的藤篓在此时发出蜂鸣,移植的海胆集体释放出缓冲剂,中和了舱内失控的酸性数据流。
朝阳完全跃出海面时,次声波突然变频。32.7Hz的死亡频率被海胆的咀嚼声调制,转化为41.2Hz的修复脉冲——这是健康珊瑚虫产卵时的共振频率。妮可的芯片显示,废墟下的基因珊瑚开始分泌新型黏液,既不像转基因产物的荧光绿,也不似濒死白化的灰白,而是一种深海极光般的幽蓝。
卡卢的族人唱起古老的潮汐歌谣,藤网里的海胆随节奏开合棘刺。李墨飞终于看懂监测仪上的波纹:这不是声呐图谱,而是海洋用千年进化写就的蓝碳密码。当第一只幼年玳瑁爬上再生礁盘时,他删除了电脑里所有人工礁盘设计图——硬盘空出的256G容量,恰好等于此刻自然修复的珊瑚面积。
喜欢气候边缘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气候边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