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海洋协定

作品:气候边缘|作者:寒箫冷月|分类:科幻|更新:2025-05-24 21:42:05|字数:5338字

“天京管制区批准绕飞!”“夏威夷空域开放临时走廊!” 17个航空管制区的许可接连传来。李墨飞在极寒中敲击键盘,基因库的确认信息穿透电离层风暴:“样本VX-032存活率100%——澳洲团队。”

玛利亚娜海沟深处的基因库,此刻正经历着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数据洪流。机械臂在-196℃的液氮池中精准抓取样本管,激光刻录机在管壁留下纳米级纹路——那是吉姆的蚝排纹路与刘宇的3D打印数据的叠加态。

“最后五管!”澳洲研究员艾米丽的声音在冷藏库回荡。她身后的马克正用镶钻手机直播,章鱼头套的眼珠改造成了夜光藻培养灯。当变异珊瑚样本浸入复苏液时,培养槽突然爆出蓝光——这是首个能在32℃海水自主发光的品种。

吉姆的视讯请求突然切入。老人举着被大潮冲刷过的钛合金板,原本吸附的幼虫已展开触须:“年轻人,它们比我们会认路。”

运输机冲出雷暴区时,朝阳正从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方跃起。李墨飞怀里的钛合金板突然震动,休眠的珊瑚幼虫在温差刺激下苏醒。机载显微镜显示,它们的共生藻分泌出金色物质——正是中和硫化物的关键酶。

刘宇的加密文件此时抵达:“冷却系统触发意外生态链——夜光藻吞噬硫化物,荧光鱼群清除微塑料。”附件视频里,吉姆在澳洲礁盘上撒着变异珊瑚卵,潮水将其送往货轮漏油区。

运输机降落在关岛时,32国代表正在签署最终公约。李墨飞走过签字厅,液氮罐的滚轮声与钢笔的沙沙声交织成曲。窗外,基因库运输机群正在集结,它们的航线将覆盖所有白化珊瑚区,像给地球系上条会发光的止血带。

三个月后的天文大潮日,吉姆的橡胶雨靴再次浸入澳洲海水。钛合金基座已被珊瑚覆盖,1978的刻痕成了鱼群的迷宫。马克的直播间标题换成“珊瑚医生”,镶钻手机壳贴着变异珊瑚的基因图谱。

刘宇在深圳湾监测到新的能量曲线——夜光藻的冷光峰值与货轮航线完全同步,仿佛海洋在给人类导航。李墨飞打开基因库最新报告:VX-032珊瑚的共生藻正在净化东京湾的原油污染。

运输机群掠过关岛上空时,某个液氮罐的观察窗闪过微光。吉姆当年种下的第一株珊瑚幼虫,正在跨越大洋寻找回家的路。潮声如旧,但这次,人类终于听懂了浪涛的呼吸。

喜欢气候边缘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气候边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气候边缘》,方便以后阅读气候边缘第78章 海洋协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气候边缘第78章 海洋协定并对气候边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