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璇阁,引寒江春水!”龙坤暴喝,“天玑阁,化春泥护根!”
天璇阁主足尖轻点,寒江剑化作十二道春水,绕着百姓方阵流淌,冻结的土地重新变得湿润;天玑阁主将斩铁剑插入泥土,剑身震动间,枯黄的护生稻重新抽出绿芽,根须上缠绕着百姓的护粮符,如同被无数双手轻轻托住。
最震撼的是剑穗的变化:百姓们手中的剑穗纷纷飞起,在方阵上空组成巨大的护生稻虚影,穗尖的剑形芒刺化作光刃,悬浮在十万百姓头顶,如同一片金色的云。小栓看着自家的剑穗飞起,突然破涕为笑:“娘,您看!咱们的剑穗,变成保护俺们的盔甲了!”
剑神骸发出不甘的怒吼,灭粮本源膨胀成巨大的黑色剑刃,将周围百里冰原吸成真空。龙坤感觉握剑的手被冻得麻木,却听见身后传来整齐的声音,比任何剑诀都要强大:“剑是天给的犁——”“粮是地给的剑——”十万个声音,十万个心跳,在冰原上撞出惊雷。
他忽然想起在冰宫看见的竹简:“无上剑道,在百姓眼中的烟火。”此刻,烟火化作光刃,砍在剑神骸的骨甲上,每道光刃都带着麦香、稻香、甚至是新翻泥土的腥味。小栓的声音穿透风雪:“龙先生说,剑和粮,都是老天爷给咱老百姓的护生刃!”
“没错。”龙坤闭目调息,再睁眼时,断水剑已与星髓池、百姓祈愿、护生稻的力量完全共鸣,剑刃上浮现出北境十三州的轮廓,每处城池上方都有一粒饱满的谷穗,“剑是犁,粮是剑,护生之道,本就藏在每粒谷种里。”
“北斗剑诀·万穗归宗!”
剑光闪过,十万剑穗化作十万护生剑,每把剑的剑穗都是百姓手中的稻穗,每道剑气都带着春耕时的牛铃、秋收时的打谷声。剑神骸的骨甲成片崩落,灭粮本源被斩成两半,一半化作金色谷穗融入土地,另一半化作透明剑穗飞回百姓手中,轻轻落在小栓掌心,穗尖还带着温热的光。
剑神骸崩塌的瞬间,极西冰原下起了暖雨。龙坤站在废墟中,看着断水剑上的灭魂血痕化作护生稻的叶脉,剑柄处的“民心为鞘”四字闪着温润的光。剑神骸的残骸中,竟生长出成片的护生稻,穗尖的剑形芒刺变成了柔软的稻须,轻轻拂过冻土,如同母亲抚摸孩子的头发。
“龙先生,稻子活了!”小栓举着新生的护生稻跑来,稻穗上的护粮符不知何时变成了剑穗形状,“您看,它们的根须缠着剑修的剑穗,就像好朋友拉着手!”
战后的北境,剑修们开始在剑鞘刻下护粮咒,“青苗长”“蝗灾退”等字迹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剑诀都要珍贵;百姓们在播种时会给剑器系上新鲜稻穗,秋收后用新粮酿成米酒,敬给守护麦田的剑修。天枢阁的剑冢变成了良田,历代阁主的佩剑化作田边的石碑,碑上刻着百姓们的祈愿:“剑在田在,粮在心在。”
龙坤站在星髓池畔,看着剑心星重新亮起,旁边多了十三颗小星,正是北境十三州的方位。他知道,这场与灭粮本源的终极之战,让北境人终于明白:真正的护粮之道,从来不是依靠高高在上的神器,而是百姓掌心的温度与剑修眼中的烟火,是春耕时剑刃翻起的新泥,是秋收时剑穗沾着的谷香。
当极西的风再次吹过北境,带来的不再是灭粮的威胁,而是剑穗与稻穗共同奏响的,护生的长歌。剑修们收剑归鞘,剑穗扫过泥土;百姓们弯腰播种,谷种挨着剑鞘。剑与粮,终于在这片土地上,完成了最动人的共生。
喜欢九天镇海印,星轨锁龙志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九天镇海印,星轨锁龙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