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曦,青溪镇外的官道上,一辆青布马车缓缓前行。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细碎的声响,惊起了路边灌木丛中的几只山雀。
张领军执缰驾车,一身靛青色粗布衣衫,腰间挂着个酒葫芦,看上去与寻常出游的教书先生无异。苏清荷坐在车厢内,透过纱帘望着沿途风景,时不时发出轻声惊叹。
今日是书院旬假的第一天,两人按计划出门游历。目的地是百里外的"落霞湖",据说秋日湖光山色最为醉人。
"前面有个茶棚,歇歇脚吧。"行至正午,张领军勒住马缰,指向路旁一处简陋的草棚。
茶棚里只有三两张木桌,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在煮茶。见有客人来,连忙用袖子擦了擦长凳:"两位客官请坐,小老儿这有上好的山茶。"
张领军要了一壶茶和两碗素面,与苏清荷相对而坐。茶是粗茶,面也简单,但山野之间,也别有一番风味。
"老先生,往落霞湖还有多远?"苏清荷轻声问道。
"约莫三十里。"老者眯着眼打量二人,"看两位打扮,是去游湖的读书人吧?"
张领军微微点头,老者却压低声音道:"近来湖边不太平,听说有水匪出没。两位若是游玩,最好日头偏西前就回程。"
"多谢老丈提醒。"张领军拱手致谢,眼中闪过一丝警觉。
离开茶棚后,苏清荷小声道:"会是阴罗宗的人吗?"
"不确定。"张领军摇头,"但谨慎些总没错。"
他不动声色地放出神识,探查四周。自从筑基后期后,他的神识范围已扩展到方圆三里,能清晰感知到这个范围内的任何灵力波动。
马车继续前行,道路渐渐崎岖。两旁山势渐高,林木葱郁,偶尔有山泉从石缝中渗出,在路边形成小小的水洼。
"看!那边有只小鹿!"苏清荷突然指着左侧山林,声音中满是惊喜。
张领军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只梅花鹿正在溪边饮水,听到人声警觉地抬头,黑亮的眼睛与他们对视一瞬,随即轻盈地跃入丛林深处。
"真美啊..."苏清荷感叹,"以前在临渊城,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色。"
张领军看了她一眼。阳光下,苏清荷的侧脸线条柔美,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好奇与欣喜。这半年的隐居生活,让她褪去了初见时的怯懦,多了几分灵动与坚韧。
"修真之人常居深山,却往往只顾修炼,忽略了身边美景。"他难得地感慨道。
苏清荷抿嘴一笑:"所以张大哥才要带学生'行万里路'呀。"
午后时分,马车终于抵达落霞湖畔。湖水湛蓝如镜,倒映着周围群山和天空中的云彩,果然名不虚传。湖边零星有几家渔户,远处还能看见一两艘小渔船。
张领军将马车停在湖畔一处平坦地带,取下马具让马儿自由吃草。苏清荷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湖边,蹲下身用手拨弄着清澈的湖水。
"水好凉!"她回头冲张领军笑道,阳光下,水珠从她指尖滴落,折射出七彩光芒。
张领军走到她身旁,神识悄然扫过湖面。湖水深处确有灵力波动,但十分微弱,不似修士所为,倒像是某种水生灵物。
"我们沿湖走走。"他提议道,"听说西岸有片枫林,这个季节应该红了。"
两人沿着湖岸小径漫步,苏清荷不时弯腰采摘路边的野花,很快就编成了一个小花环。她趁张领军不注意,突然将花环戴在他头上,然后笑着跑开。
"胡闹。"张领军摘下花环,嘴角却微微上扬。这样的轻松惬意,在漫长的修真生涯中实属罕见。
西岸枫林如约而至,火红的枫叶映着碧蓝的湖水,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林中有座简陋的凉亭,看样子是供游人歇脚用的。
"在这休息会儿吧。"张领军从储物袋中取出准备好的点心和水囊。
苏清荷接过水囊喝了一口,忽然问道:"张大哥,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吗?"
张领军略一沉吟:"苏府车队,山贼劫道。"
"那时候你可冷淡了。"苏清荷笑道,"我问你是不是仙师,你只说'习惯了'三个字。"
"那时情况特殊。"
"我知道。"苏清荷靠在亭柱上,目光投向远处的湖面,"只是有时候想起来,觉得缘分真是奇妙。如果那天你没有恰好路过,或者我没有鼓起勇气留下你..."
她没有说下去,但张领军明白她的意思。修真之路漫长,一个偶然的选择往往改变一生轨迹。就像他当初若没有出手相救,或是后来没有答应陪她去祖坟,现在的一切都会不同。
"没有如果。"他简短地说,伸手拂去她发间的一片枫叶。
这个小小的动作让苏清荷心头一暖。她知道,对张领军这样性格的人来说,这已经是极为亲昵的表达了。
两人静静欣赏了一会儿湖景,张领军突然神色一凝,转头看向湖心方向。
"怎么了?"苏清荷警觉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