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郊区公安局负责人带着小卞直奔指挥部,将此重大线索告诉了专案负责人。
总指挥王厅长一听,立即组织案情汇报分析会。
小卞汇报了一下几个要点:
1、侯八有昌河面包车,和发案现场的车轮符合;
2、此人持有两把枪支,在发案前曾到处打听购买枪支子弹,很可能是想几名歹徒各配一把,为作案所用;
3、受过警方处理,并有枪杀出租车未遂,心狠手辣,不计后果;
4、在开封和郑州有多处租住地,目的是为作案后逃避打击;
5、体貌特征和年龄都符合现场技术人员的勘查的结论。
6、有强烈报复我公安民警的企图.
王厅长听罢小卞的汇报后,把小卞手里的侯八的两张相片拿过来仔细看了一下。
一张是侯八靠着一辆红色夏利轿车上拍摄的,属郑州牌号;
另一张是坐在一个宾馆的房间椅子上抽烟;
厅长立即下令:“马上查清这个夏利车主,并弄清楚此人和嫌疑人的关系,尽可能弄清此人是否知道侯八的藏匿之处;另一路民警根据宾馆房间特征,查清是哪个宾馆,很可能此处正是嫌疑人经常出入之所。”
“现在立即行动!”
外围摸排的侦查员拿着侯八的照片,让射击俱乐部工作人员辨认,几名工作人员一看,肯定的说,“就是这个男子经常带领两三个人,曾数次来过俱乐部打靶。”
而王大伟经理也说,“此人正是两次找自己购买枪支和子弹的家伙。”
侦破案件时,在嫌疑人即将暴露时,往往各路侦查线索都先后指向同一人,这时案情侦破基本上是指日可待。
果不其然,手拿模拟画像的排查人员也有了重大收获。
当顺河徐副局长带领工业派出所的同志,查到市第一木器厂家属楼时,徐副局长拿出一张模拟画像让户主进行辨认,画像是根据俱乐部的员工描述所画。
户主通过辨认,摇了摇头,说:“没有见过此人。”
这时,随同的工业所的司机田金亮,随手将画像拿过来看了一下后,脱口而出。
“哎,这不是侯隽吗?很有点像。”
徐副局长一听,当即问道:“谁?”
“侯隽。”司机肯定的答道。
因为专职司机很少参与案件的事情,搞好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所以事先田金亮根本不清楚歹徒是何人。不是好奇心驱使,他可能也不会多此一嘴。
没有想到,这一偶然的一瞥,让警方苦苦寻找的歹徒暴露原形。
徐副局长问道:“你怎么认识此人?”
“那是去年的事了,有一次,顺河公安局的司机李海燕领着一个年轻人来找我……”
(待续)
喜欢90年代大案系列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90年代大案系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