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洞察秋毫的“意”志。一道道命令如流水般发出,宛城内外,立时暗流涌动,杀机四伏。
不过两日行程,徐晃引军前来会合,他对司马懿的雷霆手段钦佩不已,甘为先锋。又行两日,前军哨探在山林中捕获了孟达派往汉中联络孔明的信使,搜出了孔明写给孟达的第二封告诫信。
司马懿看着信上孔明那熟悉的笔迹与独特的“符文”印记,以及信中对自己的精准判断,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既有遇到知己的兴奋,更有棋逢对手的强烈战意:“孔明啊孔明!世间能洞察先机者,果然心意相通!你我所见略同,竟连我的进军速度都算得分毫不差!可惜啊,孟达那个蠢材,却将你的金玉良言当成了耳旁风!幸亏天子有莫大‘气运’护体,使我得此军情,否则,还真要被你这老狐狸摆上一道!孟达,如今已是冢中枯骨,不足为虑了!”
他当即下令,全军加快速度,如风驰电掣般扑向新城。
新城之内,孟达还在为即将到来的“功勋”而沾沾自喜。申耽、申仪二人表面应承,每日操练兵马,却暗中将城防虚实、兵力部署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司马懿,只等魏军一到,便献城作为内应。他们回复孟达,只说军械粮草尚未齐备,不敢贸然约定具体起事日期,孟达深信不疑。
就在他设宴款待了前来“传令”的梁畿,送其出城,准备明日便正式打出大汉旗号,直扑洛阳之际,忽听城外马蹄声如雷,尘土蔽日。
“报!将军!城外发现大股魏军!旗号…旗号是‘右将军徐晃’!”
孟达大惊失色,急忙奔上城楼观望。只见漫山遍野的魏军如潮水般涌来,徐晃一马当先,直扑城下。
“反贼孟达!还不速速开城受降,更待何时!”徐晃声若洪钟,带着一股“金刚破”般的“意”境。
孟达又惊又怒,心知事情败露,急忙下令拉起吊桥。他情急之下,张弓搭箭,也不瞄准,只凭着一股“怨毒之气”,向着城下的徐晃射去。那箭矢竟如长了眼睛一般,正中徐晃额头!魏军将士大惊,急忙将徐晃救回。
不等孟达喘息,四面八方皆是旌旗招展,司马懿亲率中军已将新城围得水泄不通。那股冰冷、沉重、宛如实质的“意”之威压,从四面八方笼罩了新城,城中守军无不感到呼吸困难,心胆俱裂。
孟达面如死灰,仰天长叹:“果不出孔明所料!我孟达今日死矣!悔不听丞相之言,错信小人,以致有此败亡!”他这才明白,自己与孔明、司马懿这等以“意”驭“气”,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真正“显圣”乃至“通玄”级别的人物相比,是何等的浅薄与无知。
徐晃被孟达垂死一击射中要害,虽拔出箭头,却因箭上淬有孟达修炼的某种阴毒“功法”所残留的“异种真气”,药石罔效,当晚便毒发身亡,时年五十九岁。司马懿闻报,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厚葬之”,便再无他言,其心志之冷酷坚硬,可见一斑。
次日,申耽、申仪在城外竖起降旗,引兵响应。孟达绝望之下,试图率亲兵突围,却被申耽从背后一枪刺于马下,枭首献与司马懿。李辅、邓贤则早已打开城门,迎接魏军入城。
司马懿入主新城,抚定军民,将孟达首级传送洛阳,以儆效尤。随即不做片刻停留,引大军马不停蹄赶赴长安。
曹睿在长安行宫听闻司马懿旬日之内便平定了孟达之乱,惊喜交加,亲自出城迎接。
“若非爱卿用兵如神,雷霆一击,只怕朕此刻已无颜面对大魏列祖列宗了!”曹睿紧紧握住司马懿的手,语气中充满了后怕与庆幸,“朕一时不察,错疑忠良,险些酿成大祸,悔之晚矣!”
司马懿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将孔明写给孟达的密信呈上:“陛下,臣闻申仪等人密告孟达反情,本欲即刻上表。然转念一想,军情如火,若循常规,只恐贻误战机,正中诸葛亮声东击西之计。故臣斗胆,未待圣旨,便星夜提兵,径取新城。幸赖陛下天威,祖宗护佑,方能侥幸成功。”他巧妙地将功劳归于曹睿,言语间不卑不亢,其“意”念之沉稳,让曹睿越发信赖。
曹睿览毕孔明密信,对诸葛亮的智谋感到一阵心悸,同时对司马懿的果决与远见更是赞不绝口:“爱卿之才,可比张良、陈平!有过之而无不及!孙子、吴起复生,亦不过如此!”他当即赐予司马懿金钺斧一对,明黄伞盖,更赋予其“凡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可便宜行事”的莫大权力,这是要将对抗诸葛亮的重任,彻底压在司马懿的肩上。
司马懿拜谢圣恩,随即奏道:“陛下,诸葛亮用兵,变幻莫测,其麾下关兴、张苞、魏延、姜维之流,皆是‘凝意’乃至‘初入显圣’的好手,赵云老将军更是‘显圣小成’的顶尖存在。臣欲与之抗衡,尚需一员能冲锋陷阵,摧其‘锋锐之气’的勇将为先锋。”
“爱卿心中可有人选?”
司马懿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右将军张合,老而弥坚,其‘裂石枪意’已臻化境,堪当此任!”
曹睿抚掌大笑:“朕与爱卿所见略同!朕亦正欲用之!”
于是,以司马懿为帅,张合为先锋的大魏铁骑,携带着复仇的怒火与碾碎一切的“杀伐之意”,浩浩荡荡,开赴祁山前线。一场真正意义上,智谋与武道,“意”与“气”的巅峰对决,即将在秦川大地上演。而诸葛亮的禳星续命,似乎也因司马懿这个“天命”克星的到来,蒙上了一层更加浓厚的阴影。
正是:麒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雷便化龙。卧龙智计能逆天,冢虎隐忍待时动。
未知这场惊天动地的龙虎斗,究竟鹿死谁手,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野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