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心中暗忖道:“真没想到,在这偏僻的陇上之地,竟也隐藏着这等惊才绝艳的人物!其枪法之灵动,‘气意’之凝练,绝非寻常之辈!若再假以时日,其成就定然不可限量!”他越战越是惜才,但手下却丝毫不敢放松。
正当赵云与姜维酣战之际,忽然听得左右两翼,又是喊杀声大作!原来,那先前佯装出城救援南安的天水太守马遵,以及部将梁虔,已依照姜维的计策,带领着出城的魏军主力,从两侧包抄而来,与姜维的伏兵形成合围之势,要将赵云这支孤军彻底歼灭于此!其“包抄合击之意”十分明显!
赵云见状,首尾难以兼顾,知道今日断难取胜。他当机立断,虚晃一枪,逼退姜维,然后奋起神威,带领残余的“白耳亲兵”,向着包围圈最为薄弱的一处,奋力冲杀!姜维岂肯轻易放过这等良机?立刻率领本部精兵,在后紧追不舍,其“追亡逐北之锐气”丝毫不减。
幸亏先前孔明预先埋伏在路上的张翼、高翔二将,及时探知赵云中计遇伏,立刻率领本部兵马,从斜刺里杀出,接应赵云。双方兵马混战一场,赵云这才得以摆脱姜维的追击,带领残兵,狼狈不堪地退回孔明中军大帐。
赵云归到帐中,见到孔明,满面羞愧,将自己如何中了敌人埋伏,损兵折将的经过,详细禀报了一遍。孔明听罢,亦是微微一惊,急忙问道:“子龙将军,依你之见,此是何人设下的计策?竟能识破本相预设的伏兵,又能反过来将计就计,将你围困?此人之智谋,着实不可小觑!”其“惊异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有先前在南安郡归降的蜀军士卒出班禀告道:“启禀丞相,此人末将识得!他姓姜,名维,字伯约,乃是天水郡冀县人士。其父早年为国捐躯,姜维侍奉寡母,至孝纯笃,名闻乡里。此人文武双全,智勇足备,于兵法韬略、枪棒武艺,皆有极高造诣,实乃当世之英杰也!陇上之人,无不敬服其才。”
赵云亦在一旁连连点头,对姜维的枪法赞不绝口,说道:“丞相,那姜维的枪法,确是与众不同!其招式之间,既有中原武林的精妙变化,又带着一丝西凉武学的刚猛霸道,更兼其‘意与气合’,隐隐有自成一派的宗师气象!末将与之交手,竟也未能占得丝毫上风!实乃生平罕见之劲敌!”
孔明听了赵云与降卒的介绍,这才明白过来,不由得抚须叹道:“唉!吾只道陇上民风淳朴,武备松弛,欲一鼓作气,拿下天水。不想,此地竟也隐藏着姜维这等‘卧龙凤雏’一般的麒麟之才!看来,想要轻易攻取天水郡,已是不可能了。”其“惜才之意”与“凝重之情”并存。于是,孔明当即下令,全军拔寨起程,亲率主力大军,浩浩荡荡,向着天水郡方向进发。
却说那姜维,击退了赵云的偷袭之后,回到天水城中,拜见太守马遵。马遵见姜维果然料事如神,反败为胜,心中更是对他敬佩有加。姜维对马遵说道:“太守大人,赵云此番虽然败退,但诸葛亮用兵,向来虚虚实实,变化莫测。依维之见,他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必定会亲率主力大军前来攻打。他料定我军初胜之后,必然会加强城中戒备。因此,我等当反其道而行之!可将本部所有可用之兵马,分为四支:末将愿亲率一支精兵,埋伏于城东方向的要道之上,若蜀军大队兵马从此经过,末将便可趁其不备,从中截断,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太守大人则可与梁虔、尹赏二位将军,各率一支人马,分别埋伏于城南、城西两处隐蔽之地。只留梁绪功曹,带领部分老弱兵卒及城中百姓,在城楼之上虚张声势,摇旗呐喊,迷惑蜀军。待蜀军主力攻城之际,我等四路伏兵,便可同时杀出,内外夹击,定能一举击溃蜀军主力,生擒诸葛亮!
马遵对姜维的计策已是深信不疑,当即依照姜维的分拨,各自领兵,前往预定地点设伏。
却说孔明因心中忌惮姜维之才,恐其再出奇计,此番亲率大军前来,便自为前部先锋,小心翼翼地向着天水郡方向进发。大军将要抵达天水城边,孔明忽然传下军令,对众将说道:“兵法有云:‘凡攻城池,当以初到之日,军心士气最为高昂,当激励三军,擂鼓助威,鼓噪呐喊,一鼓作气,直上城头!’若是迟延日久,攻城不下,则‘三军锐气’必然消磨殆尽,再想破城,便难上加难了!”于是,孔明下令,大军不必休整,径直杀到天水城下。
然而,当蜀军兵临城下,孔明却见城上旌旗招展,戒备森严,箭楼之上,弓弩手密布,守备十分严整,竟无丝毫破绽可寻。孔明心中生疑,唯恐城中又有埋伏,便未敢轻易下令攻城,只命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与城中魏军对峙。
等到半夜三更,万籁俱寂之时,忽然之间,只听得城外四面八方喊杀声震天动地,无数火把如同白昼一般,从四面八方亮起!战鼓之声,号角之声,兵器碰撞之声,士卒的呐喊之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一时间,竟不知是何处来的兵马,也不知有多少人!紧接着,天水城楼之上,亦是鼓噪呐喊,与之遥相呼应!蜀军营寨之中,顿时一片大乱,无数士卒从睡梦中惊醒,不知所措,四处乱窜,其“惊恐之意”与“混乱之气”弥漫全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