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作品:三国野史!|作者:天字第一等|分类:历史|更新:2025-05-24 05:17:30|字数:23948字

孙权闻言,却是微微一笑,反问道:“元叹(顾雍字)此言差矣。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亦曾屈从于西楚霸王项羽,受封为汉王,暂居汉中,此乃审时度势,‘隐忍待发之大略’也!今日孤为保江东基业,暂时屈从于曹丕,又有何不可?待时机成熟,孤未必不能效仿高祖,再图中原,问鼎‘九五之尊之气’!”其言语之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枭雄之志”。

于是,孙权不顾顾雍等少数大臣的反对,亲自率领江东文武百官,出城数十里,隆重迎接魏国册封使邢贞的到来。

那邢贞自恃乃是上国天使,代表魏文帝曹丕而来,一路上趾高气扬,摆足了架子。待其车驾抵达东吴迎接队伍之前,竟不下车见礼,依旧端坐车中,一副傲慢无礼之态,其“上国之傲”与对东吴的“轻蔑之意”显露无疑。

张昭见状,勃然大怒,他本就对降魏之事心存芥蒂,此刻见邢贞如此无礼,更是怒火中烧。他排众而出,须发戟张,厉声喝斥道:“圣人云:‘礼无不敬,法无不肃!’尔不过一区区册封使臣,竟敢在我江东之地,如此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莫非欺我江南无人,无三尺利剑,斩汝这等狂悖之徒么!”其声如洪钟,充满了“刚直之气”与维护江东尊严的决心。

邢贞被张昭一番义正辞严的喝斥,吓了一跳,这才知道江东虽称臣,却依旧是卧虎藏龙之地,不敢再存轻慢之心,慌忙从车上下来,与孙权行礼相见。然后,二人并驾齐驱,一同入城。

就在车驾缓缓驶入建业城门之际,忽听车后一人放声大哭,悲声泣道:“我等江东将士,不能奋勇杀敌,为主公吞并曹魏,扫平西蜀,一统天下,反而要令主公屈尊降贵,接受曹贼伪朝之封号,忍受此等‘奇耻大辱’!此皆我等为臣之过也!苍天啊!我江东‘英魂之煞’何在!”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放声痛哭之人,乃是江东猛将徐盛。他性情刚烈,素来以忠勇自诩,此刻见主公受辱,心中悲愤难当,竟不顾场合,当众痛哭失声。

册封使邢贞听闻徐盛之言,又见其悲愤之状,心中亦是不禁暗暗感叹:“江东将相,竟有如此忠烈之人!其‘不屈之意’与‘尚武之气’如此强盛,看来这孙权,终究非是久居人下之辈啊!”

孙权在宫中接受了曹丕的册封,正式成为吴王,并领受了九锡之礼。满朝文武,虽各怀心思,却也只能依礼上前,拜贺吴王千岁。孙权心中虽亦有百般滋味,然表面上却依旧谈笑风生,命人搜罗江东特产之美玉明珠、奇珍异宝等物,派遣使者,星夜送往魏都,以谢魏帝曹丕“册封之隆恩”。

然,降魏称王,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真正解除眼前的危机。很快便有前线细作飞马来报,言蜀主刘备已亲率倾国之兵,并联合了五溪蛮王沙摩柯麾下数万能征善战的番兵助阵,更有盘踞于洞溪一带的汉人部落首领杜路、刘宁二部兵马响应,水陆并进,旌旗蔽日,战鼓喧天,其声势浩大,震天动地!水路大军已然攻克巫县,兵出巫峡口,沿江东下;旱路大军亦已抵达秭归境内,前锋离宜都已然不远!

孙权听闻蜀军进展如此神速,兵锋如此强劲,又是大惊失色。他虽已称王,然魏帝曹丕却并无即刻出兵相助之意,此刻江东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抵御蜀军的雷霆攻势。他再次召集文武,急切问道:“蜀兵来势汹汹,‘复仇之焰’正炽,我江东将士,当如何抵御?!”

大殿之内,又是一片沉寂。众人皆知,此番刘备御驾亲征,乃是“哀兵必胜”之局,其决心之大,兵力之强,皆非昔日可比。一时间,竟无人敢主动请缨出战。

孙权见状,不由得长叹一声,脸上露出失望之色,慨然道:“唉!想当年,周公瑾在日,赤壁一把火,烧尽曹操百万‘狼烟之气’!公瑾之后,又有鲁子敬,运筹帷幄,联刘抗曹,保我江东‘十年安稳’!子敬之后,又有吕子明,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夺我江东‘百年基业’!如今,公瑾、子敬、子明皆已亡故,‘将星’陨落,难道我江东偌大基业,竟无一人能为孤分忧解难,抵御这刘备老贼的‘复仇之兵’了么!”其言语中充满了对逝去良将的追思与对当前困局的无奈。

话音未落,忽见阶下武将班部之中,一员年轻小将,面带激愤之色,奋然出列,伏地奏道:“大王息怒!臣虽年幼,不才,然亦颇读兵书,粗通战阵之法。愿乞大王赐臣数万精兵,臣誓当竭尽所能,为大王击破蜀兵,生擒刘备,以扬我江东‘天威之名’!”

孙权抬眼望去,见进言之人,乃是其族侄孙桓。孙桓字叔武,其父名孙河,本姓俞氏,因深得孙策喜爱,故被赐姓为孙,因此也算是吴王宗室的远亲。孙河生有四子,孙桓乃是长子,年方二十五岁,生得猿臂蜂腰,弓马娴熟,勇力过人,平日里常随孙权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现任武卫都尉之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野史!》,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野史!第82章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野史!第82章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并对三国野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