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杀到天色大明,战斗方才渐渐平息。江东吴侯孙权,在后方大营之中,听闻关公父子二人,皆已被潘璋、马忠等人成功擒获,不由得龙颜大悦,当即便下令,在中军大帐之内,召集文武百官,聚众议事,准备亲自审问这“威震华夏”的关云长。
少时,吴将马忠等人,便簇拥着五花大绑的关公,来到孙权帐前。
孙权端坐帅案之后,望着阶下虽然被缚,却依旧昂首挺立,怒目而视的关羽,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缓缓开口说道:“关将军,孤久已仰慕将军的盖世威名与赫赫盛德,先前亦曾多次派遣使者,欲与将军永结秦晋之好,共同辅佐汉室,为何将军却始终不肯应允,屡次羞辱于我,今日反倒要与我兵戎相见耶?”
“想将军平生征战,自以为英雄盖世,天下无敌,未曾将天下英雄放在眼内。却不知今日为何,竟会被我江东无名小辈所擒获?将军啊将军,事到如今,你可还服我孙权否?”其言语之中,既有对关羽的“敬重与惋惜”,亦有几分“胜利者的炫耀与得意”。
关公听了孙权这番话,却是勃然大怒,须发皆张,对着孙权厉声大骂道:“好你个碧眼小儿!紫髯鼠辈!休要在此饶舌!我关某与我家大哥刘皇叔,昔日在桃园之中,对天盟誓,结为异姓兄弟,誓要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兴复汉室,剿灭国贼!岂能与你这等背信弃义,助纣为虐,窃据江东,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鼠辈为伍耶!”
“我今日不幸误中尔等奸计,落入贼手,有死而已,又有何惧哉!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光明磊落,视死如归!何必再在此多费唇舌,作此女儿之态!”其“忠肝义胆,宁死不屈之气概”,令在场所有江东文武,无不为之动容!
孙权听了关羽这番痛骂,脸上亦是青一阵,白一阵,甚是难堪。他回头看了看帐下的文武官员,强作镇定地说道:“唉!关云长真乃是世间罕有的英雄豪杰也!孤心中甚是爱惜其才,不忍将其加害。如今孤欲以礼相待,好言相劝,使其归降于我,为我江东效力,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帐下主簿左咸出班奏道:“主公万万不可!昔日那曹操奸贼,擒获此人之时,亦是敬爱有加,又是封侯赐爵,又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之时赠送成堆黄金,下马之后又赏赐无数白银,可谓是恩礼至极,无以复加!然而,即便如此厚待,毕竟还是留他不住,最终还是被他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飘然而去!致使今日,曹操反为其所逼迫,损兵折将,威名大损,甚至几欲迁都,以避其锋芒!”
“如今,主公既然已将此人擒获,若不立刻将其铲除,以绝后患,倘若再效仿曹操,姑息养奸,则他日此人一旦寻得机会,必然会反噬我江东,到那时,悔之晚矣!恳请主公当机立断,切勿因此而贻误国家大事啊!”左咸此言,可谓是“切中要害,杀伐果断”。
孙权听了左咸这番话,沉吟了半晌,心中亦是反复权衡。他虽然也爱惜关羽的“英雄才略”,但更畏惧其“忠义不屈”与“绝世武勇”,知道此人绝非可以轻易驾驭之辈。最终,他长叹一声,道:“唉!斯言是也!关云长,非池中之物,留之,终为我江东祸患!”当即便下令左右刀斧手:“将此红脸贼,与其子关平,一并推出辕门,立刻斩首示众!”
于是,一代名将关羽,与其子关平,皆在东吴遇害。其时,正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冬十二月。关羽身死之日,亡年五十八岁。其“忠义勇武,盖世无双”的英雄形象,却从此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敬仰。
后人有诗叹曰: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
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又有诗曰: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
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关公既殁,他所乘坐的那匹赤兔神驹,亦被吴将马忠所获,献与了孙权。孙权见此马神骏非凡,心中甚喜,当即便将其赏赐给了生擒关羽的马忠,以表彰其功劳。然而,那赤兔马却极有灵性,认主不疑,自关公死后,便数日不肯进食草料,最终竟也绝食而死,追随旧主而去,其“忠义之马”之名,亦是可歌可泣。
却说麦城守将王甫,自从关公突围之后,便与周仓一同,日夜坚守城池,盼望救兵早日到来。这一日,他正在城楼之上巡视,忽觉一阵心惊肉跳,骨颤筋酥,仿佛有什么不祥之事即将发生。他对身旁的周仓说道:“周将军,我昨夜梦见君侯浑身浴血,立于我的面前,我急忙上前询问,却忽然被惊醒过来。不知此梦是何预兆,主公如今吉凶如何?”
二人正在惊疑不定,忽有小校慌慌张张地跑上城楼,禀报道:“启禀二位将军!城外的吴兵,正在用长杆挑着两个人头,在城下往来招降!看那面貌,似乎…似乎正是关君侯与少将军关平的首级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