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黄忠的战马,虽也是良驹,但毕竟年岁已高,又连日激战,体力消耗巨大,此刻一口“气”接济不上,竟在关键时刻失了前蹄。
关羽见状,不惊反喜,心道:“天助我也!”他本可趁此良机,一刀结果了黄忠性命,但他那“义绝之意”却让他下不去手。他高举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我且饶你性命!大丈夫岂能乘人之危!快快换匹好马,再来与我决一死战!”
黄忠狼狈地从地上爬起,见关羽竟不趁机进攻,反而出言相让,心中感激不已,脸上亦是一阵羞愧。他急忙扶起失蹄的战马,也不答话,翻身上马,径直退入城中。
韩玄见黄忠败回,惊问何故。黄忠将战马失蹄之事如实说了。韩玄面露不悦,沉声道:“汝箭术号称百步穿杨,为何不用箭射那关羽?难道还想与他惺惺相惜不成?”
黄忠低头道:“末将以为,战场交锋,自当以刀法分胜负。若用箭矢伤人,非英雄所为。不过,主公放心,来日再战,末将必然诈败,将其诱至吊桥边,再以神箭射之,定取其性命!”
韩玄听罢,面色稍缓,便将自己平日所乘的一匹毛色纯青的宝马赐予黄忠,命其好生准备。黄忠拜谢而退,回到府中,心中却是翻江倒海,难以平静:“这关云长真乃义薄云天之士!他今日不忍趁危杀我,我又岂能背信弃义,用箭偷袭于他?可若不射,韩玄那厮性情暴戾,定不肯罢休,又恐违了将令……”他这一夜,辗转反侧,为了这“忠”与“义”两字,纠结不已。
次日天色微明,探马来报,关羽又在城外擂鼓搦战。黄忠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领兵出城。关羽连战两日,未能拿下黄忠,心中亦是焦躁,那股“傲气”也被激发了出来。他抖擞精神,青龙刀舞得风雨不透,与黄忠再度交锋。
二人战不三十余合,黄忠依照昨日之言,卖个破绽,拨马便走,向吊桥方向退去。关羽不知是计,以为黄忠怯战,厉喝一声,催动赤兔马,紧追不舍。
黄忠眼看关羽追近,心中想起昨日关羽不杀之恩,实在不忍下手。他勒住马,取下宝弓,却只是虚拉弓弦,并未搭箭,只听“嘣”的一声弦响。关羽吃了一惊,急忙侧身闪避,却不见有箭矢射来。关羽心中疑惑,催马再追。黄忠又将弓弦虚拉一次,关羽再次闪避,依旧不见箭矢。关羽心道:“莫非这老家伙箭术已疏,只会虚张声势?”便放下心来,大胆追赶。
眼看将近吊桥,黄忠立于桥头,猛然间搭上羽箭,弓开满月,只听“嗖”的一声,箭如流星,破空而去!但这一箭,却并非射向关羽要害,而是不偏不倚,正射在关羽头盔顶上的红缨之上!箭矢力道之大,竟将盔缨射断。
关羽军中士卒见状,齐声惊呼。关羽大吃一惊,急忙勒马,伸手一摸,才发现盔缨已失。他瞬间明白过来,黄忠此举,分明是手下留情,报答昨日自己不杀之恩!他心中既惊且佩,遥望黄忠,也不答话,默默带领五百校刀手,退回大营。他心中清楚,若黄忠有心伤他,凭此神射之能,自己此刻恐怕早已中箭落马。
黄忠射出那一箭后,亦是暗自松了一口气,回到城楼上参见韩玄。不想韩玄早已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勃然大怒,厉声喝道:“左右何在!与我将黄忠这老匹夫拿下!”
黄忠大惊,叫道:“末将无罪!太守何故如此!”
韩玄怒不可遏:“我还道你忠心耿耿,原来早已与关羽那厮私下勾结!我看了三日,你竟敢如此欺我!前日你与他对阵,分明未尽全力,必是有了私心;昨日战马失蹄,他关羽不杀你,你们二人必有不可告人之勾当;今日你两番虚拉弓弦,最后一箭却只射他盔缨,分明是故意放水,眉来眼去,暗通款曲!若不将你这内奸斩了,他日必为我心腹大患!”当即喝令刀斧手将黄忠推下城楼,立斩不赦!
众将校见状,皆欲上前求情。韩玄厉声道:“今日但有为黄忠求情者,皆视为同党,一并斩之!”
刀斧手如狼似虎,将黄忠推至城门之外,正欲举刀行刑。忽然,人群中爆发出一声怒吼,一道寒光闪过,两名刀斧手已是身首异处!只见一员大将,手持钢刀,杀入法场,救下黄忠,大声喝道:“黄汉升乃我长沙之保障,国之栋梁!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屠戮忠良,实乃长沙百姓之公敌!今日我魏延便要为民除害,愿随我者,一同诛杀此贼!”
众人看时,只见那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威风凛凛,正是义阳人魏延魏文长。他本是襄阳人氏,欲投刘备而不得,辗转来到长沙,投于韩玄麾下。韩玄见他举止傲慢,不甚恭顺,便不肯重用,使其屈沉于此。魏延素有大志,胸怀不平之“气”,今日见韩玄欲杀黄忠这等英雄,再也按捺不住,便挺身而出。
他袒臂一呼,城中那些对韩玄早有怨言的兵士、百姓,纷纷响应,竟有数百人之多。黄忠想要阻止,却已来不及。魏延一马当先,直杀上城头,正遇上慌忙逃窜的韩玄,手起刀落,便将其斩为两段。随即割下韩玄首级,提在手中,带领百姓兵士,打开城门,出城投拜关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